菜苗是一行行种的,陈淮安站在黄瓜地的前头,他先把一根完整的粗壮竹竿钉入土里,为了防止稳当,还捡了手掌大小的石头砸了砸,再拿另一根竹竿和它挨着形成一个‘人’字。
竹子可谓浑身是宝,被削下的竹皮,划成手指粗细,还能拿来当绳子。
陈淮安便用这种竹绳来捆竹竿,很轻松就把立着的‘人’字捆住。
在这行的尾端,也是如此操作,最后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横穿过首尾的竹竿,基础的雏形便出现了。
被劈好的竹片沿着每株菜苗的位置,在根茎旁边插上,竹片上方就和横杆绑在一起。
陶十七看着陈淮安熟练的动作和认真的表情,心里美起来,他相公真能干!
井井有条的瓜豆架慢慢在园子里立起来,陶十七那边忙完便过来帮他。
扶竹竿、绑竹绳,两个人搭配起来动作利落,很快一亩地就差不多了,只剩个收尾。
陈淮安看了看天气,日头挂在正中,已经晌午。
他拍了拍身上的竹屑:“我回去把饭蒸上,待会儿初一那丫头回来该喊饿了。”
陶十七点点头,但嘴里还是说道:“那丫头天天在外面疯玩,吃饭倒是知道往回跑。”
陈淮安往旁边走了走,弯腰在地里拔了几根白菜苗。
这白菜种子生长周期短,他二十多天前才洒下种子,如今已经长出密密麻麻的小苗。
这时候的白菜苗细嫩,拔上一把,再用猪油清炒,舌头都能鲜掉。
陈淮安只往那紧密处拔,这尝鲜的同时,还能给白菜苗腾出点生长空间。
“这说明我的厨艺得到了认可。”
陈淮安刚说出这句话,院子外就传来陶初一的声音:“哥!淮哥!你们看我捏的泥人!”
她一边手各举着一个泥人,朝他们展示。
陈淮安看了一眼,那两个泥人差不多模样,都是脑袋圆圆的,身子只有脑袋的一半大,只不过其中一个的大脑袋上别着一根树叶。
嗯……陈淮安感觉这丫头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和陶十七。
他又看了一眼小石头手上的两个泥人,一个裙装,一个短打,能分出男女来,但那模样也没好到哪儿去。
陈淮安艰难的开口:“嗯…捏的不错。”
得了夸奖,两个小孩儿欢天喜地的在原地蹦起来。
陶初一身后跟着陈大牛夫妇。
陈大牛和苗翠兰今日一早去插秧,小石头最近好了不少,已经很长时间没再喝药,两个小孩在家待不住,就跟着他们两口子去田埂上玩。
有了玩伴,他两个也不无聊,这不,两人都滚了一身泥。
陶十七看不下去:“小花猫,快去洗脸换身干衣服,仔细着了风寒,到时候就灌你一大碗药!”
陶初一本来还乐的表情停住,转头就往屋里跑,小步子迈的飞快,小石头也有样学样。
看两个小孩儿慌张的身影,大人们都笑起来。
“大哥大嫂你们拔点白菜回去吃吧,刚长出来的,鲜嫩。”陈淮安看他们回来,打了声招呼。
“对,我们种的多,不吃也老在地里。”陶十七跟着开口。
两口子也不客气,笑着答应:“行。”
说话的功夫,陈大牛看到他们的瓜豆架,忍不住夸赞道:“陶哥儿,你这架子搭的漂亮,杆头杆尾都稳当!”
“这都是阿淮弄的,我就搭把手的功夫。”陶十七语气里是藏不住的高兴,他家阿淮的优秀终于能被看见。
陈大牛听了也挺惊讶:“老二可以,现在干活有模有样的!”
苗翠兰在一旁也欣慰的点点头。
等院子里没人了,陈淮安走过去,把陶初一丢下的两个泥人捡起来,放在了太阳底下。
等太阳把泥土的水分晒干,这泥人便不会轻易坏掉。
陶十七看着他的动作,又看了看那两个泥人,实在忍不住开口:“这玩意儿这么丑,你刚才是怎么夸出口的?”
陈淮安嘴角露出笑意,没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指着其中一个泥人开口:“你看这片树叶像不像你头上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