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录陪着卢知州在县公所吃了半天茶,不到中午,吕同知便率领州里的佐贰首领官,过来迎接知州大人回衙了。
卢知州便坐上他那崭新的锡顶蓝呢四抬大轿,在全套仪仗导引下,风风光光回了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州衙。。。。
苏录坐在考棚里,脊背挺得笔直,手中握着毛笔,目光落在题纸上那道墨迹未干的大题上。题目出自《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求考生阐发其义,并联系当今教化之务。
他眉头微蹙,心中却并不慌乱。这道题虽不算冷僻,但要写出新意、立意高远,非得有扎实的经学功底与通达时务的眼光不可。他轻轻吸了口气,闭目默念数遍原文,脑海中浮现出书院先生讲授此章时的情景??“治民如养树,根深方能叶茂;教化如春风,润物无声始见成效。”
他睁开眼,提笔蘸墨,在草稿纸上先列纲要:一破题,二承题,三起讲,四入题,而后分三层论述??首言法令之弊,次论德礼之本,终归于士人担当。思路既定,便不再犹豫,执笔正式开写。
此时天光已明,晨雾渐散,阳光斜照进考棚,映在纸面泛出淡淡青黄。四周静得只闻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有考生轻咳或挪动身子,立刻引来不远处巡官锐利的目光。吴为勇挎刀穿行于棚间,脚步极轻,却令人心头一紧。每走过一处,考生皆屏息敛神,连呼吸都放得缓慢。
苏录全神贯注,字字斟酌。他深知院试不同于州县试,主考官萧?乃翰林出身,最重文章气脉与义理深度,若只是堆砌典故、空谈道德,必难入其法眼。因此他在第二段中引入近十年泸州童生录取率逐年下降之事,指出“非民不向学,实教化未能下及闾巷”,又引贾知州兴修社学、延请名师之举,赞其“庶几近古之良吏”。
写至此处,手腕微酸,他略作停顿,抬眼环顾四周。只见李奇宇正咬着笔杆皱眉苦思,邓登瀛则频频擦汗,纸上尚空白一片;雷声远倒是运笔如飞,神情沉稳;而春哥儿苏满,竟已翻页续写,神色从容,仿佛胸有成竹。苏录心中微凛:这位堂兄看似风流倜傥,实则才思敏捷,不可小觑。
忽听鼓声三响,已是巳时。书吏擎着第二道题牌自仪门而出,沿棚徐行。苏录凝神望去,见题牌上写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试以科场取士论诚信之道。”
他心头一震。此题来得极巧,分明是冲着此次严查舞弊而设!大宗师此前反复强调考纪,今日又以此命题,显然是要借文章观人心、察风气。若是寻常应酬之作,恐难打动主考;唯有剖心沥胆,方显诚意。
他深吸一口气,将前文收尾,随即转向新题。这一回,他决定不走稳妥路线,而是大胆直言:“今之院试,搜检严苛,巡捕森然,似防贼盗……然制度愈密,人心愈疑。岂不知真正之弊,不在怀挟片纸,而在士子之心早已失信于天下?”
笔锋一转,他开始剖析科举积弊:有人夤缘请托,有人代笔枪替,更有富家子弟以财通关节,寒门俊才反遭摈弃。“是以朝廷虽设弥封糊名之制,犹恐不足;然若士人自身无信,则纵使千目共视、万手同检,亦难杜绝奸伪。”
他越写越激昂,竟将自己曾在私塾所闻某县学官受贿鬻秀之事隐去姓名略述一二,作为警世之例。末了结语道:“故曰,信者,行之基也。士无信,则学为虚饰;官无信,则政为秕政。愿我圣朝取士,不仅取其才,尤当察其诚;不止严于外防,更须正于内心。”
最后一句落笔,他长舒一口气,额角沁出汗珠。抬头一看,日影已过中天,腹中饥肠辘辘。但他不敢懈怠,立即从考篮中取出清水与干饼,就着凉水啃了几口,又细细校阅两篇文章,修改数处字句,确认无误后方才誊抄至正卷。
此时考场内已有考生陆续交卷。申刻将至,提调官站在仪门外高声宣示:“申时整,锁院收卷,逾期不候!”话音刚落,几名巡官加快巡查频率,盯住尚未动笔或仍在涂改者,眼神凌厉如鹰。
邓登瀛终于搁笔,满脸灰败,喃喃道:“完了完了,第一篇还没写完……”李奇宇倒是在最后半个时辰奋笔疾书,勉强成文,但字迹潦草,自知难有佳绩。唯有苏满、雷声远、朱子和等人神情淡定,依次起身交卷。
苏录见时机成熟,也整理衣冠,捧卷而出。沿途经过七座?望台,每一步都觉背后有目光追随。直到仪门前,供给官验明座号,接收试卷,他在浮签上按下手印,听见对方低声道:“苏录,第三百四十七号,收卷。”
那一刻,他忽然感到一阵虚脱般的轻松。抬头望天,碧空如洗,云卷云舒,仿佛压在心头多年的重石终于挪开了一角。
与此同时,苏泰捧着红木匣,站在贡院墙外的一处茶肆二楼,透过雕花窗棂注视着学宫大门。匣中是一份密封的文书,乃他连夜誊抄的《泸州历年院试舞弊案汇编》,原本藏于州衙秘档,非高层不得查阅。他是借着贾知州信任,趁夜潜入档案房所得。
他本不愿涉险,但前日夜里,一名匿名信使送来半枚铜钱,上面刻着“癸未年,松溪血案”六字。那是他兄长苏淮冤死之年的暗记。信中只有一句:“欲知真相,查今科乐舞生名录。”
于是他顺藤摸瓜,发现本届乐舞生中有三人身份存疑??其中一人竟是三年前因作弊被革除功名的旧案犯之子,如今却以“身姿出众”为由重新入选。更蹊跷的是,此人浮票上的体貌描述与本人相差甚远,却被顺利放行。
他不敢声张,唯恐打草惊蛇,只得将证据整理成册,准备待考试结束后呈交贾知州。此刻他望着那一扇紧闭的朱漆大门,心中默念:“孩子们,你们可千万要平安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