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非单纯闲谈,而是有意考我。
我心中一震,暗自整理思绪。
若我答不出来,她或许会认为我只是空口夸夸其谈的过客。
但若答得过于自信,又怕与此世界的轨迹出现差池,反倒惹人生疑。
我屏住呼吸,缓缓开口:
“道长大人……藤原氏一族,自古便是倚靠‘外戚之权’而居于权力核心的。”
赖光目光一闪,示意我继续。我心中一横,将记忆中的史料一一道来:
“自奈良朝以来,藤原氏便已开始通过与天皇家的婚姻,逐渐累积权势。藤原不比等,是此中关键一人。他将本家的女儿嫁给天皇,使得其子女同时拥有天皇与藤原的血统。由此开始,藤原家逐渐稳固为‘外戚之家’。”
“至平安初期,藤原良房又更进一步。他不仅依靠姻亲关系,更成为首位以‘摄政’身份掌控朝廷大权的臣子。此后藤原家不断强化这种模式,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成为中宫、皇后。凡皇子所出,皆是藤原之后。”
我顿了顿,抬眼看了赖光一眼。她神色平静,却紫眸微动,显然在衡量我所言的真假。
我继续说:
“藤原基经继承良房之势,更是在天皇年幼时担任关白,以辅佐之名而行独断之实。自此,‘摄关政治’几乎成为藤原家的家法。到了道长大人这一代,更是推至极盛。”
赖光轻轻点头,眸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光芒。
我不敢停顿,继续陈述:
“道长大人之所以能够位极人臣,靠的不是刀剑,而是血脉。他先后将女儿们送入宫中,成为一代又一代天皇的中宫与后妃。他的女儿们几乎全部成为皇后,甚至连未来的皇太后、皇太后所生的天子,都是藤原氏血脉。由此,天皇之血与藤原之血纠缠不清。”
“如此一来,皇权名义上依旧至高无上,但实权却牢牢落在藤原氏手中。朝堂百官,无不仰其鼻息。”
我停顿一下,缓缓吐出最后的总结:
“换言之,藤原家的权势,并非建立在军功,亦非建立在土地,而是建立在婚姻与血脉之上。他们深度捆绑天皇家,用亲缘稳固权位。凡此种种,实乃我在游历途中听闻的旧闻。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将军明示。”
话音落下,我心底微微紧绷。
我故意在最后加上“道听途说”四字,既显得谦逊谨慎,又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若此世界的轨迹与我所知的历史稍有不同,也能以“误传”搪塞过去。
源赖光静静望着我,紫眸深邃如渊,仿佛要把我整个人都看透。
片刻之后,她才轻轻弯起唇角,笑容既是欣赏,又带着几分揶揄:
“顾君……果然不愧是天朝来客,竟能将我朝权门秘辛说得如此清楚。若说只是‘道听途说’,恐怕未必有人会信吧。”
她端起酒盏,轻轻举起:
“来,妾身敬你一杯。”
源赖光将酒盏轻轻放下,玉指在杯沿滑过,目光却始终落在我身上。
紫色的眼眸中透出一抹光芒,那不是简单的欣赏,而更像是猎人看到猎物合意时的神色。
我心里一凛。她的笑容虽然温柔,但透出的锋芒却足以让人浑身发寒。
“顾君,”她低声道,声音宛如夜风拂竹,平静而悠长,“你方才之言,妾身已然明白。你对藤原氏的了解固然可贵,但更难得的是你的态度。”
我微微一怔,下意识问:
“态度?”
赖光勾唇一笑,那笑意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不错。你话语间虽多谦辞,但妾身听得清楚,你对那些以外戚之名专权、以联姻之法操控天下的权臣,心中并无多少敬意。若你心向他们,哪怕只是言辞之中流露几分倾慕,妾身便知你不可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