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探险队抵达南极静默区。
借助星台指引,他们在极寒冰层下三千米处找到了那座倒悬之城。
城市由晶石构成,街道呈螺旋状向下延伸,每一栋建筑外墙都镌刻着无数面孔与名字,宛如整座城市的记忆都被刻进了石头里。
最深处,是一座圆形祭坛,中央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光核??那是由历代唯心流修行者遗留的情感结晶凝聚而成的“群忆之心”
。
而在光核周围,十七名志愿者盘膝而坐,身体透明如琉璃,灵魂已然与城市融为一体。
林婉走上前,轻声道:“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中一个声音响起,带着笑意:“因为我们终于明白了老师的教诲。
唯心流不止于个人修行,它是传承,是联结,是让一个人的信念,变成千万人的力量。”
她含泪仰望。
忽然,胸口双色心火再次暴涨,与群忆之心产生共鸣。
刹那间,整个城市亮起,无数光丝射向地面,穿透冰川、海洋、山脉,连接起地球上每一个正在回忆、正在爱、正在痛的人。
那一刻,地球本身,仿佛成了一颗巨大的心。
三个月后,联合国正式通过《情感权宪章》,承认“记忆与共感”
为基本人权,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操控技术。
各国陆续关闭“情绪优化中心”
,重建家庭与社区的情感纽带。
学校开设“忆育课”
,教孩子如何倾听、记录、珍藏生命中的每一次触动。
而林婉,则带着一群年轻人重返赤松镇,在老槐树下建起第一所“忆师学院”
。
没有考试,没有等级,唯一的课程是:每天讲一个你最不愿遗忘的故事。
某日黄昏,一个小男孩怯生生举手:“姐姐,如果……我的故事没人愿意听呢?”
她蹲下身,握住他的手,双色心火温柔流转:“只要你还记得,就永远有人在听。
也许是在十年后的街头,也许是在百年后的书页里,也许……是在星空另一端,某个正需要勇气的灵魂耳边。”
夜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这句话。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那朵由千万称呼凝聚而成的光花,又悄然生长出第二片新瓣,上面浮现出五个字:
**“我们在路上。”
**
没有人知道旅程终点在哪里。
但此刻,亿万人的心跳正渐渐同频,
如同一首尚未谱完,却已动人心魄的长歌,
在时间之河上,徐徐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