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封信必须包含一句赞美
2。回信要在十五天内完成
3。如果对方提到难过的事,要画一颗星星送给他
傍晚时分,袁婉青正在整理新增档案,忽然听见门口传来怯生生的声音:“袁……袁老师?”
她抬头,竟是张逸的母亲站在那儿,怀里抱着儿子的书包。
“对不起打扰您……他是非要我送来不可。”
女人眼眶泛红,“他说要把信放进‘永恒纸船’里。”
袁婉青接过信,展开一看,仍是那句话:**“如果你不来,至少告诉我一声。”
**但在下方,多了一行小字:
**“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看到这封信。”
**
她抬头看向母子二人,轻声问:“要不要我们一起写一封回信?”
女人愣住,随即用力点头。
她们坐在书桌前,由袁婉青执笔,三人共同写下第一封“回应之信”
:
**“亲爱的父亲: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心灵书角。
这里有很多人在写信,有的给妈妈,有的给朋友,有的给未来的自己。
我也写了,写了很多很多话。
虽然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但我想让你知道??我一直在这里,一直等着你告诉我一声。
我不怪你忘了我的生日,但我希望有一天,你能亲口对我说:‘儿子,对不起,但我爱你。
’
等你回来的时候,我想抱抱你。
??张逸”
**
信写完后,张逸亲手将它折成一只纸鹤,放进特制的透明漂流瓶中,挂上了展示墙的“等待区”
。
夜幕降临,袁婉青独自留在书角,翻阅今日收集的所有信件。
其中有封来自偏远山村小学的回信,署名是一个叫阿木的孩子:
>袁老师:
>我们收到了你们的纸船视频。
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纸船,但我们用树叶做了三十七只,放在山涧里,看着它们顺水流走。
>我把我的信绑在最小的一片叶子上,写给我死去的妹妹。
她说过最喜欢夏天的萤火虫,所以我告诉她:今年夏天,萤火虫回来了,就像你一样亮。
>我们也希望有笔友。
我们可以交换诗歌、画画,还可以一起数星星。
>??阿木(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