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被引导,而不是自由选择!”
阿依古丽在听证会上作证:“真正的进化,不是让人变得更顺从,而是让更多人有能力说‘不’。
当我们教会一个女孩如何修理太阳能板,她不仅点亮了教室,也点燃了自己的尊严。”
五年后,启明学院不再是唯一的光源。
在非洲,出现了“赤道之眼”
联盟,由十二个国家联合运营跨区域微电网;在南太平洋,岛民们用珊瑚礁培育生物光伏材料,实现海洋生态供能一体化;甚至月球基地也开始采用“苍穹算法”
优化能源分配,中国宇航员在直播中笑着说:“这里的灯,和地球上你们家的一样聪明。”
阿依古丽年届五十,鬓角染霜,却依旧每日巡视实验室,指导新人。
她不再频繁出现在媒体镜头前,但每当世界遭遇危机??地震、战争、气候灾难??总有一支身披启明标志的队伍悄然抵达,带着灯、带着知识、带着希望。
某日黄昏,她独自登上“光之碑林”
最高处。
青石林立,铭刻着数千个名字:林建国、阿里姆、梅?、卡洛斯、扎赫拉、卢西亚、伊万……还有那些未曾留下姓名的普通人。
她取出一支新刻好的石碑,轻轻放下。
上面写着:“致所有弯过腰的人。”
风起,吹动她额前银丝。
远处,一群孩子正在操场上放飞自制的光电风筝,五彩斑斓,在晚霞中闪烁如星。
她仰头望着,嘴角浮现温柔笑意。
忽然,手机响起。
是火星探测站发来的讯息:
“尊敬的阿依古丽教授,今日凌晨,‘追光者一号’着陆器成功激活。
其搭载的微型‘心灵电容器’检测到一段微弱电流波动,持续时间恰好五分钟,频率与地球上年度‘静默许愿行动’高度一致。”
“我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我们想告诉您??
火星的第一盏灯,已经亮了。”
她久久伫立,泪水滑落。
然后,她打开全球广播系统,轻声说道:
“亲爱的孩子们,无论你们此刻身处何方,请记住:
光不怕远,也不怕冷。
怕的是,忘了出发的理由。”
“而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
爸,你看,
不只是地球,
连星空,也开始回应我们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