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斋主亲自迎出山门。
两人对坐松下,茶香袅袅。
“阿弥陀佛。”
释玄沉声道,“贵斋开门授徒,本是善举。
但令徒李兆廷曾受我禅院八年栽培,如今改投别派,岂非忘恩负义?”
言斋主抿了一口茶,淡然道:“他曾在我这里读过三天《李兆廷典》,也算我的学生。
按你说,是不是他也该回你们禅院剃度?”
释玄脸色微变:“此言差矣!
我禅院所传,乃是佛陀正法,岂同于区区武学秘籍?”
“哦?”
言斋主抬眸,“那你告诉我,佛陀当年为何放弃王位,走入雪山苦修?是为了争权夺利,还是为了寻求解脱之道?”
“自然是为渡众生。”
“既如此,”
她轻轻放下茶杯,“今日我所做之事,不正是在渡人吗?若佛法真能普度,又何必惧怕一门心法传播于世?难道你们的道,经不起比较?”
释玄哑然。
良久,他长叹一声:“小姐辩才无碍。
但我仍需带回李公子,由方丈亲自裁决。”
“可以。”
言斋主点头,“但他若不愿走,你便不得强留。”
释玄颔首:“合乎情理。”
于是召李公子至前。
言斋主只问一句:“你想去哪儿?”
李公子环顾四周??这里有秦梦瑶温润的目光,有广南东咧嘴的笑容,有厉胜男挑衅的挑眉,也有慈航静冷漠中的关切。
他想起昨夜共诵《第十九篇》时心中涌起的光明,想起自己第一次不再因“红尘剑意”
而自责,反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跪地,向言斋主三拜:“弟子愿留。”
释玄闭目良久,终率众离去。
临行前留下一句话:“因果轮回,自有报应。”
当天傍晚,又有西域使者来访,自称来自大食国教“拜火神殿”
,听闻程淮秀斋传授“无欲之道”
,特来求取真经。
接着是南诏巫祝、辽东萨满、昆仑遗族……各方势力纷纷遣使探查,或诚心求道,或意图窃取。
言斋主一律接待,但从不轻易授法。
她设下三关:
第一关,静坐七日,不眠不食,观心自省;
第二关,入幻阵一趟,直面内心最深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