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南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将自己关了好长一段时日,如今外头传言渐消,她才偶尔走出院门在府中露露脸。
即便是露露脸,她也不敢离院门太远,隔壁的王月娥可没少站在院墙处指桑骂槐。
如“有本事偷人怎没本事承认啊?”
如“马瘦毛长人瘦嘴大,那不要脸的,裤腰头最大。”
偏偏王月娥还专挑白日里骂——专挑谢无痕不在的时候骂,徐南芝进退不得只能生生受着,气得她胸口堵了好几日。
今日张倩儿突然前来,倒让她的心头宽慰不少,急忙让韩嬷嬷去备茶水、果子,甚至还将春华院送来的绿豆糕也摆上案桌。
张倩儿连忙推辞:“听韩嬷嬷说这绿豆糕乃是少夫人孝敬您的,我哪能夺大姑所爱?”
徐南芝和颜悦色:“好久不见倩儿,乍见你来,我恨不能将一颗心都捧给你吃,这几块糕点又算得了什么?”
张倩儿心花怒放,拉着徐南芝的手好一番谄媚。
末了又朝冬叶使了个眼色,冬叶会意,立即奉上两颗老参。
张倩儿满脸讨好:“得知大姑身子有恙,我便特意从李家库房里拿了两棵老参,据说有百年以上,还望大姑莫要嫌弃才好。”
毕竟谢家库房里什么好东西没有呢,可不会缺了这两棵老参。
徐南芝却愈发宽慰:“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今日我便让韩嬷嬷用这老参给我熬水喝。”
韩嬷嬷也笑盈盈地应下。
屋内几人正有说有笑地闲聊,一婢子进屋禀报:“老夫人,少夫人过来了。”
徐南芝一怔:“她来做什么?”
婢女回:“应是来探望老夫人的,还带了好些膏药过来,说是身上哪儿痛就贴哪里,效果立竿见影。”
张倩儿阴阳怪气:“没想到她也有向大姑表孝心的时候。”
徐南芝沉默片刻,叹了口气:“既然已经来了,便让她进来吧。”
苏荷走进正院时,张倩儿正故作亲昵地给徐南芝揉肩。
苏荷上前福身施礼,唤了声“母亲”。
顿了顿,又唤了声“嫂嫂”。
张倩儿意味深长地觑她一眼:“少夫人今日这般懂礼数,倒叫我有些不习惯了。”
苏荷淡淡回:“待时日久了,嫂嫂自会习惯的。”
张倩儿话里有话:“说得也是,咱们这亲戚关系也非一日两日,总有足够的时间将对方瞧个分明。”
徐南芝见她话头不对,连忙插话:“姝丽今日怎的得空过来了?”
苏荷答:“儿媳从一位老医官手中得了许多膏药,听说有止痛奇效,便特意给母亲拿过来。”
徐南芝接过膏药,舒了口气,“近日身子确实不爽利,各处骨头痛,如此我便收下了,也让你费心了。”说完又吩咐苏荷就坐。
苏荷坐在了徐南芝另一边。
徐南芝免不得要打听几句:“子谕这些时日可还好?”
自传言肆虐后,谢无痕便再没来过正院。
苏荷如实答:“夫君近日公务繁忙,几乎是连轴转,已两日没回屋安生歇息了。”
徐南芝叮嘱:“无论再忙,也须得保重身子。”
“儿媳知道了,定会照顾好夫君的。”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
氛围很是僵硬而别扭!
期间谢二郎还从后门处跑进来,唤了声“母亲”,又唤了声“嫂嫂”,伸手从案上抓了好些果子,又转身跑出了屋子。
自谢无痕答应让他出来见人后,他万般自在,时常在府中各处神出鬼没,留下周嬷嬷成日喊着:“二郎,你在哪儿呢?”“二郎,该回屋啦。”
苏荷见二郎高兴,她心底也自是高兴。
聊了片刻,苏荷便起身告辞:“儿媳今日便不叨扰母亲了,还望母亲好生将养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