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生憋红了脸,最终让步道:“是我一时想岔了,既然是将军的吩咐,你不明说也有你的道理。不过你们到底是要参加科考的学子,还是应将精力放在读书至上,而非书院之外。”
说罢,便拂袖离开。
熬过了磨人的一堂课后,李笙揉着太阳穴将苏宜叫来自己工位:“戴先生横行书院这些年,从未曾有学生敢在学堂这般跟他讲话。他到底是书院先生,你心里即便再是不喜,也该敬上几分,以免日后为官做宰被人诟病。”
苏宜心道,这话虽然不假,但依着原文设定,只有文官士大夫会受这些约制,等皇太女上位后,他们只会攻击她身为女子却入朝为官这一个选项,其他都能忽视。
再看李笙,当初一个眼神澄澈的年轻讲师,经过这两个月的工作生活后,已是神情疲惫眼神沧桑,满满一身的书卷气被班味取代。
苏宜多少有些心疼这个年轻人,决定说两句他爱听的话先哄哄他。
“好的李先生,我都晓得了,以后也会注意。再者说,我讲得都是道理,没有辱骂戴先生一句,他却劈头盖脸的这般骂了我一顿,我这心里正难受着……先生你别说了。”
李笙:……
方才吵架时唇枪舌剑,气势如虹,把戴先生这样一个以强势闻名的书院先生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可没真看出来苏宜哪里有半点难受。
好在愿意低头认错还不是没救,李笙叹口气,道:“你回去且好好反思一下今日之事,戴先生那边我再替你解释便好。”
这一番闹腾着实累人,苏宜放学后却依然不得休息,要在第一时间找到林有春弄清情况。
哪知林有春这几日根本联系不上,也不知那边是不是又出了什么其他事情。
结果她还没等来林有春回信,学校里就出了大新闻——戴先生和晁信被人套上麻袋打了一顿。
晁信到底年轻抗揍,只断了一条腿,戴先生则直接偏瘫在家,动弹不得,大抵很难痊愈。
苏宜隐隐觉得两人出事和奉国将军府有关,但是没有确切答案。
正在她安静观测事件发展之时,林有春终于出现,一到来就解答了她所有疑惑。
萧澹其人最喜欢利用自己宗亲身份四处敛财,那日找上袁三,也算棋逢对手,其他那些被他看中田地和产业的良民被欺压,被占地,却无处伸冤。
只是萧澹虽然身在皇室,手上却无实权,也没有相应保护机制。
林有春也是入府之后才慢慢打听到,萧澹之前也是被人拦路刺杀过后,吓得魂不附体,所以搬来了金陵。
但即便经历了这一遭后,他却依然改不了这个爱敛财的毛病,搬来金陵后也没收敛多少,可以说是人为财死的典范。
就在七日之前,萧澹出门时马车被做了手脚,差点跌落山崖,怀疑是有人寻仇。
萧澹回府后闭门排查了几日,究竟是谁泄露了他的行踪,林有春便适时将他所知晓的晁信二人打探府中情况的事报了上去。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跟他们有关,总之敢来奉国将军府打探主子行踪,就要给个教训,也就有了后来被打一事。
这几天府上闹哄哄的,林有春作为替身兼职护卫一直不得闲,这会儿才有空出来,告知苏宜此事。
苏宜也没想到内里原因竟然这般离奇,这奉国将军看来还不是被害妄想症,而是亏心事做多,还算有自知之明。
发生了这样的事,林有春也不由有些担心苏宜:“被打之人是你的先生和同窗,有没有影响到你什么?”
“那先生不知从哪里打听来了我和将军府并无关系,认为我是刻意欺瞒于他,对我自是没什么好气儿。而今他伤了身子,不能再来学堂执教,便也再没了威胁。”
别看戴先生在书院欺压学生,在这些皇亲国戚眼里也只是小人物,即便被打残了不敢去往官府申诉,唯恐激怒将军后惹上更大的麻烦。
书院中善于观察的那部分学生很快发现了一个规律。
近来书院倒霉之人实在不少,先有段文翰和韩修杰,后有晁信和戴先生。
而他们的共性就是或多或少和苏宜有过冲突,都是苏宜不喜之人。
紧接着就有奇怪的传闻传了出来,说苏宜此人愿力很强,且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能力在身上,决计不能招惹,否则背运倒霉都是迟早的事。
听到传闻后的苏宜:……
还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事情都是我搞的,靠的是主观能动性而非玄学庇佑。
这则传闻流传甚广,在她为官入朝之后又传至了京城。
不少得了消息的世家夫人还专程跑来请她推荐得用的大师,如果能有传闻中那般灵验一定重重酬谢……
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