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山人对他赞许地点点头,“陛下已经悟道。”
靳羽轲向隐山人郑重地行礼:“多谢大师提点。”
次日一早,靳羽轲和冉重钧在柳纪引领下回到进入洞窟的洞口,柳纪又为二人指了下山的近路:“从南边下山最快,不过你们要去金生寺的话,下了山还要往东边走一段。”
冉重钧摸摸马儿的鬃毛,喂给它两枚野李子安抚,马儿温顺地低下头,轻轻嗅了嗅,然后欣然接受这份馈赠。
冉重钧爱怜地看着它:“这两天真是苦了你了。”
靳羽轲则向柳纪躬身道谢:“多谢小师傅指点迷津。”
柳纪还以一礼,姿态标准而恭敬,口里也客气道:“客人不必多礼。我看得出来,师父他一直在等你登门拜访。”
靳羽轲闻言一怔,如遭雷击,下意识回头看向冉重钧的方向。
只见冉重钧正专心致志地收拾行囊,整理马鞍,似乎并未留意这边的对话。
他这才松了一口气,心中却已泛起惊涛骇浪。
“小师傅慧眼如炬,只是有些事,还是放在心里,不要说出来才好。”靳羽轲压低声音对柳纪说,“你师父……他心怀天下,但也知道有些事不该牵涉其中。我与他昨日一见,天知地知,你却不知,明白吗?”
柳纪看着他严肃的面容,懵懂地“嗯”了一声,像是早慧的孩子迫不及待想踏入大人的世界,却发现进入那里需要的并不只是智慧。
晨雾未散,山间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松木的清香,却掩不住昨夜血腥气残留的腥涩。靳羽轲微微颔首,目光落在金生寺高耸的红墙上。
“之前我就觉得,刺客潜入的路线十分可疑。”靳羽轲转头看向冉重钧,“走,我们沿着墙根走一圈。”
冉重钧会意,低声道:“你是想查刺客是怎么进来的?”
靳羽轲眸光微沉:“那些刺客进寺后竟像无头苍蝇,若非自以为有人接应,怎会如此轻忽?”
两人一起沿着寺庙外墙寻找刺客进寺庙的方法,果然在青灰色的砖石上发现了几处未干的泥脚印。
靳羽轲笑道:“时近清明,山里多雨,果然留下许多痕迹。”他蹲下身,指尖拨开密密匝匝的野草,墙根下又露出几枚清晰的鞋印。
“跃墙而入的痕迹,大多集中在东侧。”他低声道,“但这里——”他指向西侧一段偏僻的矮墙,“脚印是从里面往外走的,而非外面进来。”
冉重钧皱眉:“你是说,有人从寺里打开门,放刺客进来?”
靳羽轲点点头:“前天晚上的刺客并不全都是跃墙进入,有一部分人是通过寺庙后门潜入的。”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兵分两路?”
“如果不是兵分两路呢?”靳羽轲轻声道出一个恐怖的猜测,“——如果一开始,就是有两伙刺客呢……”
冉重钧悚然一惊,进而又想到,这样的话许多事都能说得清了!
难怪那夜的刺客都显得如此慌乱,想来是两伙人相互惊动,都以为自己行径暴露,甚至怀疑出现了内鬼,惊慌之下临时改变计划,反而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造化弄人,冉重钧和靳羽轲都是一阵后怕。
若非碰巧出了这档事,恐怕早就让其中一伙得逞了!
两人顺着后门继续追查下去,绕到寺庙后方,穿过一片竹林,在一处杂草丛生的角落又发现了一扇不起眼的绿漆小门。
靳羽轲:“门涂绿漆,又用四季常绿的青竹遮掩,必然有问题。”
冉重钧上前查探,“铜环锈迹斑斑,显然平日极少有人使用。但是,”他伸手在门板顶面抹了一下,“门上的灰尘却并不均匀。”
靳羽轲沉声:“这说明最近有人从这里走过。”
冉重钧伸手推了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刺耳的响动,“你猜这门通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