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乔乔带来的消息,激起了远比耿星语自己预想中更要汹涌的波澜。甚至反复向好友确认了好几遍,盯着好友的眼睛快要烧穿一切。
“你确定她……真的回来了?”耿星语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颤抖和小心翼翼。
徐乔乔语气笃定,带着点打包票的意味:“我你还不相信吗?我办事你还不放心?我亲眼看见她拖着行李箱回来的,千真万确。”
“放心,当然相信你。”耿星语低声应着,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速。
黎予回来了。这个简单的认知,像一道强光,瞬间刺破了她内心经年累月的阴霾,带来一种近乎奢侈的、让她不敢触碰的喜悦。
但这喜悦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就被更深的、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恐慌和不安迅速淹没。
她回来了……然后呢?她会不会依旧对自己避之不及?会不会已经彻底放下了?那些伤人的话,那些决绝的拉黑,真的能轻易翻篇吗?
“那你现在是什么打算?”徐乔乔追问,语气里透着一丝担忧。
耿星语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给自己打气,也像是在梳理混乱的思绪:
“嗯……首先,得想办法制造机会见一面。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她躲,我也不敢追。这次,不能再那样了。”
她的声音渐渐坚定起来,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一年的分离与治疗,让她明白,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遗憾更深。
徐乔乔沉默了几秒,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
“星语,你真的想好了吗?”
“什么?”耿星语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真的打算……重新和她在一起?走回原来的路?”
徐乔乔问得直白而尖锐,这是作为好友最核心的担忧,“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们之前的问题……”
“我知道。”耿星语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这一年,我想了很多很多。以前我以为我推开她,是对她好,是保护她,不让她被我这个‘无底洞’拖累。”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的自嘲,“我以为我那样做很伟大,很正确。但现在我才明白,那其实是一种最懦弱、最自私的行为。我甚至没有给她选择的权利,就单方面判了她出局,还用最伤人的方式。”
她抬起头,看向窗外,夏日的阳光依旧明媚,却仿佛能照进她心里某个曾经阴暗的角落。
“而且,乔乔,你觉得我经过这一年的治疗,是不是好多了?”
徐乔乔在电话那头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软化下来:
“确实。你现在的状态,比起以前是好些了,与人交流都多了不少,就是感觉还不太稳定,你还是得每天按时吃药哦。”
这是实话。如今的耿星语,虽然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但眼神不再像以前那样空洞绝望,情绪也平稳了许多,不再那么容易陷入无法自拔的崩溃。
或许在昆城的系统治疗和药物控制下,她正在一点点学习如何与自己的病症共存,如何管理情绪的风暴。
徐乔乔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感情的事情太过复杂,尤其是牵扯到耿星语这样的特殊情况。
但她了解好友的性子,一旦下定决心,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她只好妥协般叮嘱道:
“那……要是有什么情况,或者你感觉不舒服了,一定要记得马上和我说,别自己硬扛。”
“我知道了~”耿星语的尾音微微上扬,带着点如释重负的轻快,也带着对好友关怀的感激。
送别好友,耿星语独自在房间里坐了很久。冬日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她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黎予可能的冷漠、拒绝、怨恨,甚至是彻底的视而不见。她也知道,自己或许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内心的病灶依旧存在,只是被暂时压制。
但这一次,她不想再因为恐惧未知的伤害和可能的失败,就放弃争取的机会。
行动,比完美的计划更重要。
下定决心要行动后,耿星语并没有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去“偶遇”。她知道,以黎予现在可能对她的态度,直接上前大概率会碰一鼻子灰,甚至可能将她推得更远。她需要的是一个更自然、更不容易被拒绝的契机。
她登录了一个不常用的小号,小心翼翼地搜索并查看了黎予可能使用的社交平台。果然,在某个本地生活类的APP上,她看到了黎予不久前发布的、寻找寒假家教兼职的信息,上面简单列出了她的优势科目和可授课时间。
耿星语的心跳又一次加快了,但这次,伴随紧张而来的,还有一丝清晰的思路。家教……这简直是天赐的良机。
一个计划迅速在她脑海中成型。既然黎予需要家教工作,那她就为她“创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