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页翻过,全是未曾公开的真相。
而当翻到最后一页时,一行陌生字迹赫然出现:
【下一个节点:西伯利亚冻原,北纬68。5°,东经105。3°。
代号:‘冰棺回廊’。
时间:1972年冬。
事件:苏联秘密基地‘极光计划’,三百余名政治犯子女接受低温休眠实验,意图制造无情感战士。失败后全员封存于永冻层,对外宣称‘雪崩掩埋’。
他们还在睡着……但梦从未停止。】
李昭合上书本,望向北方。
寒风吹动他的衣角,带来遥远冻土的气息。
“原来如此。”他低声说,“‘门’从来不是一个地方……它是所有被压抑的悲伤汇聚成的脉络。而我们,是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邮差,负责把遗失的信件,一封封送回人间。”
来生泪轻问:“还要去吗?”
他点头:“当然。只要还有人忘了谁曾存在过,这条路就没有终点。”
数日后,万事屋返回日本。
庭院中的幼苗虽已离土,但山樱树却发生了异变??它的根系深入地下,与残留的记忆能量相连,每一片叶子都能短暂映照出某个逝者的面容。夜晚经过的人常听见低语,有人说那是鬼魂,也有人说,那是终于被允许说出最后一句话的灵魂。
某夜,李昭坐在树下写作。
新章节标题是:《听见III:冰霜低语》。
他刚写下开头:“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有一种火永不熄灭……”
忽然,笔尖一顿。
信箱发出轻微响动。
他起身查看,取出一封信。依旧是素白信封,无署名,但这次附了一张新的照片:一片茫茫雪原,中央矗立着巨大冰柱,内部隐约可见数十个孩童轮廓,双眼紧闭,睫毛覆霜。
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他们在等一首摇篮曲。
你会唱吗?】
李昭握紧信纸,久久未语。
良久,他走进屋内,取出母亲留下的老式录音机。按下播放键,磁带转动,传出一段断续歌声??是他幼时常听的那首日本童谣,母亲年轻时的嗓音温柔依旧。
他将录音机放在窗台,面对北方。
然后,拿起笔,继续书写:
>**“有些寒冷不会杀死生命,只会让它沉睡。
>有些黑暗不会吞噬希望,只会让它凝结成星。
>当春风抵达极地那一天,
>我会带着你们的名字,踏雪而来。”**
窗外,山樱树轻轻摇曳。
一片花瓣飘落,盖住“踏雪而来”四字。
片刻后,花瓣悄然融化,留下一道淡淡金痕,宛如流星划过的轨迹。
而在西伯利亚深处,某根冰柱内部,一个沉睡的女孩睫毛微颤,嘴角极轻地向上弯了一下。
仿佛听见了远方传来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