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138章 圣旨到(第2页)

第138章 圣旨到(第2页)

周仓腾地站起:“什么?!”

他急奔而出,只见西边天空已被浓烟染成赤黑色,烈焰冲天,映红半座岛屿。数百喽?提桶泼水,却无济于事。更可怕的是,火势蔓延极快,竟似有人故意纵火!

“抓纵火者!”周仓怒吼。

然而就在此时,东面也响起警报??码头船只莫名起火,两艘大战船已化作火炬,漂浮在海面上熊熊燃烧。

紧接着,北面?望哨飞马来报:“敌军船队出现于十里之外!打着汉军旗帜,正全速逼近!”

周仓脸色骤变:“不好!中计了!”

他立刻下令集结残部,准备迎战。可当他赶到校场时,却发现场上空无一人。原本驻守的五百士卒竟尽数消失,只留下兵器散落一地。

“他们……叛了?”周仓不可置信地喃喃。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从暗处闪出,正是那名曾在他帐前执役的少年。他手持短匕,眼中满是仇恨:“我娘说了,你要为我爹偿命!”

周仓拔刀欲斩,却被少年灵巧避开。紧跟着,十余名藏匿已久的田丰亲信跃出阴影,刀光闪动,瞬间将其团团围住。

“你们……竟敢背叛渠帅?!”周仓咆哮。

为首一人冷笑道:“我们从未效忠于你!真正让我们吃饱穿暖、教我们耕种练兵的人,是关都尉!是你逼我们打劫百姓,是你拿我们的命去填你的野心!今日,便是清算之时!”

话音落下,刀锋齐落。

鲜血溅上祭坛石阶,仿佛回应着天地间的悲鸣。

与此同时,关羽率领的主力船队已抵达石臼港。趁着夜色与风向,数百艘轻舟如幽灵般靠岸。士兵们脚踏湿沙,悄无声息地攀上陡坡,直扑山寨核心。

当第一支火把在主寨门燃起时,整个海岛陷入混乱。残存的黄巾军或投降,或跳海逃生,或躲入山林苟延残喘。不到两个时辰,战斗基本结束。

黎明时分,刘备率文武官员登上海岛。眼前景象令人唏嘘:昔日森严的寨墙倒塌,尸横遍野,焦木残垣间尚有未熄的余烬。而在祖庙废墟前,一杆染血的黄巾旗斜插于地,旁边跪着数十名俘虏,低头不语。

关羽迎上前,单膝跪地:“主公,逆首周仓伏诛,余党尽降。经清点,俘获两千一百三十七人,缴获战船十二艘、粮秣八千石、兵器甲胄无数。另有三百余名妇孺,皆为被掳百姓,现已登记造册,择日遣返故乡。”

刘备扶起他,久久凝视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终是长叹一声:“胜固可喜,然死者已矣。传令下去:阵亡将士厚葬,每人赐帛十匹、米五石予家属;凡投降者,一律免死,编入屯田营;妇孺妥善安置,不得欺凌。”

他又转身对沮授道:“元皓,你说得对,治乱世者,不在杀人,而在救人。”

数日后,东莱郡内外安定。刘备颁布《安民诏》,宣布减免赋税三年,兴修水利,推广曲辕犁与双季稻种植法,并设立“义仓”,以备荒年之需。百姓欢呼雀跃,纷纷题匾于门楣,书曰“刘使君活我”。

而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来自洛阳??朝廷得知刘备剿灭管承之功,特下诏嘉奖,擢升其为青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衔,赐节钺,得以专断军政。

消息传来那日,正值春雨初歇。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新绿的麦田上,宛如金线织锦。

关羽独立城楼,远眺大海。波光粼粼处,几叶小舟正缓缓归航,那是渔民重返海上捕鱼的身影。

身后脚步轻响,刘备缓步而来,与他并肩而立。

“二弟,这些年你替我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今日终见曙光。”刘备轻声道。

关羽微微一笑,目光依旧望向远方:“主公,这不过是开始罢了。天下分裂,群雄割据,董卓专权,曹操崛起,袁绍虎视……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刘备点头,握紧腰间佩剑:“所以我更要抓紧时间,把根基扎牢。田丰改良农具,卢植训练新兵,简雍整顿吏治,你在军中树立威信……我们虽处边陲,却不能做碌碌守土之臣。”

关羽侧首看他一眼,忽然问道:“主公志在何方?”

刘备沉默片刻,一字一句道:“匡扶汉室,扫清奸佞,使天下重归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若有一日,我能率仁义之师入主洛阳,亲奉天子于正殿,使四方诸侯俯首称臣??那便是我毕生所求。”

关羽闻言,眼中闪过炽热光芒。他整衣正冠,郑重跪下:“末将关羽,誓死追随主公,纵九死而不悔!愿为主公执鞭坠镫,扫荡群凶,成就不世之业!”

春风再次拂过城墙,卷起旌旗猎猎作响。

远处田野间,犁铧依旧翻动新泥,如同时间的脚步,坚定而不可阻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