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干脆利索的切断了儒学那些不相干的联系,使其变得泾渭分明。
此话,居然也出自朱闲之口?
他不禁感到惊叹,朱闲这么年轻,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足以证明,他的智慧与心境。
这句话中,居然还带有一丝禅意!
方孝孺看向姚广孝问道:“那照你这么说,孔圣人的儒学,究竟是从何而来?”
姚广孝脱口而出道:“很简单,就是我刚才说的,致良知。”
“哦?”
方孝孺闻言,陷入了深思。
“这所谓的良知,就像佛教所推崇的本心一样,同为万物的根本。”
“人生于世,皆有一颗赤子之心,却被凡俗之中的狗苟蝇营所污染。虽然每人都还含有这个本心,但在幻象的遮蔽下,无法证得,因此无法解脱。”
“其实,所有的学问,都发源于最根本的良知!”
“孔子,也是从自己的赤子之心中,发掘本心,写出论语,总结出所谓的先贤学问。”
“这。。。。。。”
听到这番话,方孝孺眉头紧蹙。
这话。。。。。。在寻常儒生听来,可以说大逆不道。
面前这个和尚,居然在解析孔子成圣的历程。
但那可是所有儒生心里,视为神人的孔子,此等存在,提及过往都要毕恭毕敬的,岂容你去窥探解析?
但是此刻。。。。。。方孝孺却没有制止姚广孝的行为。
因为他隐隐觉得,这家伙所说的话,的确有些道理。
如果把孔子视为常人来看。
那当然可以分析其成为圣贤的步骤,以及其学说成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