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的离去是此生漫长的潮湿。海源北斗曾无数次地经过回家的小道,无数次看见窗外摇曳的风铃,最后无数次地落泪。*1
歌德平静地述说道:“和母亲的关系令我感到痛苦。伴随着她病痛的加重,我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复杂。”
“我原本有离家远行的打算,但因为母亲重病,至今停留在家中。”
歌德抬头仰望着湛蓝色的天空,漂浮不定的云彩正好掠过了他的眼眸。他道:“我的父亲认为异能是邪门歪道,他并不赞成我离开家里。”
“他是一个固执守旧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改变想法。”
“我有预感:等母亲走后,我将有很长时间不再归家。”歌德平淡道,“希望我们最后是和解了,而不是匆匆得知对方的死讯。”
海源北斗轻轻道:“这听上去很折磨人。”
“是的,这就是人生。”歌德轻叹道,“他们是给予我生命的人,是无论何时都与我最亲密的人,但我们就是在互相伤害。”
“当关系亲密到一定程度,就是容易伤害到彼此的。”
“你应当调研的是家人间的数据,而不是朋友间的数据。”歌德突然正视艾利略道,“朋友是能够被舍弃、放逐的存在,但家人不是。”
“有些羁绊即便痛苦,却依旧宝贵。”
艾利略困扰道:“老师觉得自己错了?”
“没有一个人是错误的。”歌德起身失笑,“但既然我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就不用担心了吧。我们会自己处理好的。”
艾利略茫然地喃喃道:“可我没有听懂呢。毕竟从数据看……好吧,参考数据出错了,那我现在应该回去整理新的数据……”
“能不能不要靠数据说话?”海源北斗捂脸。
海源北斗发觉歌德说服艾利略的方法相当简单,就是告诉他需要换个参考数据。既然无法改变对方的观念,就从对方熟悉的角度提出质疑。
一个相当出色的处理方法。
海源北斗敬佩地想:他果然还是缺少点阅历。家人和朋友的数据肉眼可见的不同,只有艾利略在顽固地整理数据……
真不愧是科研人员呢。
但歌德老师怎么就突然认知到席勒的定位是家人?海源北斗偷偷打量歌德,想到:或者是因为艾利略的话语比较清晰吧?
海源北斗好奇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理由倒是挺简单的。”歌德无奈地揉了揉海源北斗的脑袋道,“因为习惯没有对上。上个没能和我对上习惯,需要我妥协的人是我的母亲。”
海源北斗:“……原来如此。”
这就不难怪歌德能猜出来。正因为是相当重要的人,所以才能在知晓彼此的习惯、爱好等截然不同的前提下,为对方妥协。
第39章
海源北斗飞快落地巴黎。
他在柏林飞往巴黎的飞机上思考了很久,还是觉得跑路是一件相当正确的事情。海源北斗无奈自语道:“主要我也没想到事端那么多……”
海源北斗成功从图书馆里翻出了过去的报纸。
虽然只有几版报纸的版块隐晦地提及当时的情况,但海源北斗不免感受到了一场腥风血雨扑面而来。
两人能顺利成为朋友真是了不起。
这下是彻底坚定了海源北斗跑路的打算。毕竟“背着当事人吃瓜”这件事一旦干出来,后续就不好遮掩了。
“早知道如此,就应该向艾利略要数据了。”海源北斗深感遗憾地说道,“他的数据源绝对比我多很多……”
但话是这么说——
海源北斗依旧老实地写了一份给歌德的告别信。信里,他重点解释了自己唐突行为的背后原因,并附带上了对歌德让自己居住的感谢。
严格意义上,现在不是拜访的好时机。
歌德老师处于相当忙碌的状态。海源北斗之所以能与艾利略见面,也是多亏了星门实验的阶段性结束。
海源北斗从中不难判断出实验后续的忙碌。
既然是如此伟大的研究,就不要打扰太久。歌德老师也能多和席勒老师交流,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经过这几天的暗自观察,海源北斗发现席勒可能没什么朋友。
或许是因为在柏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