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2章
“大姐,要看里面,你看嘛,里面记载了当年他上我们陈家村提亲的事儿呢,还说爹娘打发了他两毛钱,一条毛巾。。。。。。”
姐妹俩聊天的内容就从书扯到了当年,甚至还说起了小时候的事儿。
杜红英默默的听着,心里也很感慨。
这对年过八旬的老姐妹还能围坐在桌前话当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红英,红英。”
门口,赵崇刚由护工小王推着过来了:“听说你爹的书出版了,山庄很多老头老太太咋不送一本给我看看呢?”
“爸,我正准备给您送过去呢,我大姨来了就多说了几句话。”
还没来得及,老爷子就跑来兴师问罪了。
再一次确定:越老心眼越小。
“快,给我看看,听说写得很好。”
“出版的这一本是我爹的前半生,后半生的还没出版,另外还有一本家书;一本账本;一本工作日记。”
“一共是五本?”
“是,一套五本书,都是我们家小静整理的。”
“你爹真的很了不起!”
赵崇刚再一次对这个亲家刮目相看。
是的,他一直觉得杜天全很能干。
“爹只是旧社会的一个小木匠,能一步步成长一步步的强大,都是因为国家政策好,他找准了方向一步步走出来的。”
“是啊,从小的方面看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从大的方面看就是一部农村的成长史。”
不得不说,赵崇刚是真佩服杜天全,在工作那么繁忙压力那么大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他居然还保持着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说起来,自己这一生其实也经历了很多,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再到自卫还击战。。。。。。要是能和杜天全一样记录下来,那岂不是一部战争史吗?
从士兵到将军。。。。。。名字都想好了,就没有了内容去填。
靠自己的脑子,有那么一瞬间,赵崇刚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往后余生要做的事儿了。
杜红英是不知道自己亲爹的书刺激到了公爹也要出书。
她现在就看着自己亲娘在掰着手指头数要送书给谁。
“你幺姨家的那几个娃娃,你舅舅家的,你大姨家的。。。。。。”
杜红英觉得有些好笑,但是还是很配合。
说真,她并不觉得这些人拿着书会去认真的翻看,但是吧,没办法,老太太就是想要显摆:我老头子写的书!
这也不需要太多的钱和太多的时间,只要老太太高兴:安排!
不过,杜家人是必须人手一本的。
“这本书,你们要像传家宝一下一代一代往下传。”
杜红英给赵浩然邮出去了两本,一本让他转交给希希。
希希拿到书的时候愣了一下。
“我爷爷写的书?”
“是,我大舅妈,也就是你大伯母整理编辑出来的,是五本的套书,回头等那几本印刷出来了也给你带来,我妈说,让杜家的子孙后代务必当传家宝一样保存,一代一代往下传。”
希希明白,大姑让她看的不仅仅是书,而是学习爷爷的这种精神。
“谢谢然哥,我会认真仔细的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