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4章
次日,登州味之精分号。
李想借淳于风之名,在此设宴,邀请了登州一众豪商。
华夏人素喜在杯觥交错间商议要事,无论是淳于风还是其他商贾,都心知肚明,这绝非一顿寻常的饭局。
酒过三巡,眼见李想迟迟未入正题,淳于风终于按捺不住,主动起身道:“王爷乃我登州百姓的再生父母。”
“此番王爷亲率王师征讨高句丽,我等登州商会同仁商议,愿献绵薄之力以犒劳三军。我便抛砖引玉,愿捐钱两万贯。”
他揣测,李想此番宴请,目的无非是冲着众人的钱袋子。
好在捐资劳军,于他们而言已是惯例,或主动或被动,早已习以为常。
“正是!殿下,钱财之外,小人愿再献鲸鱼皮帐篷一千顶!高句丽冬日酷寒,远胜登州,此帐篷防风保暖,必能派上用场。”
“我库中尚有一批鲸鱼皮靴,也一并捐了!”
“我去年在城外新开了一家方便面作坊,军中若有需要,尽管开口,我分文不取!”
“我家船队昨日刚归港,殿下若有用得着的地方,随时听候调遣!”
席间众人纷纷响应,言辞恳切,虽未必句句发自肺腑,却也足见李想在登州根基之深厚。
作为水路伐高句丽的大后方,登州一地几乎能独立支撑起两万大军的全部消耗,无需再从长安长途转运。
当然,兵刃甲胄这类军械,受限于本地产能,仍需朝廷统一调拨。
李想环视一周,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缓缓一笑。
“诸位的美意,本王心领了。”
“不过,今日邀各位前来,并非要各位破费,而是要带各位去发一笔横财!”
李想此言一出,厅堂内并未如预期般掌声雷动,气氛反而骤然冷却下来。
这番话,实在与众人心中所想的大相径庭。
“带领我等发财?”
作为登州刺史,亦是此地头号商贾的淳于风,不能任由场面如此僵持,只得出面圆场。
“正是!带领诸位,共谋财富!”
李想加重语气,再次确认。
淳于风感觉自己的思绪有些跟不上了,他试探着问道:“王爷,此行不是征讨高句丽么?”
“您的意思是,待到大军凯旋,您会留在登州,指点我等发掘商机?”
李想呵呵一笑,摇了摇头:“在你们看来,战争是否只耗钱财,而不能创造财富?”
难道事实并非如此吗?
淳于风很想将这句心里话脱口而出。
但他最终只是挤出一个略带尴尬却又不失恭敬的笑容。
淳于家在登州虽可称得上地头蛇,可到了燕王府这等庞然大物面前,终究是不够看的。
“高句丽与登州隔海相望,在座各位想必都非一无所知。除了广为人知的人参和貂皮,高句丽数百年来聚敛的财富,其实相当可观。”
高句丽自建昭二年立国,历经数百年扩张,于六世纪时国力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