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震怒,下令彻查“谁教坏了孩子”。调查结果却是??两名小皇子近日常与东宫乳母往来,而那位乳母,正是当年苏禾故交之妹,曾在“夜读会”外围教授蒙学。
“又是你们。”皇帝咬牙,眼中泛起杀意。
但他终究未动太子。只派人严密监视,并切断其一切对外联络。
林知意得知此事,久久凝视地图上那根通往紫宸殿的红线,轻轻将其剪断。
“他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盟友。”她说,“他是火种落入宫廷的倒影。只要他还活着,还在思考,我们就没输。”
她转而部署新的行动??“梦语计划”。
召集一批精通催眠与心理疏导的游方医者,在灾区、疫区、流民营中施行“安魂疗法”。表面上是治疗惊悸失眠,实则借药物与言语引导,让人在半梦半醒间低声诉说心中积压已久的问题。这些问题被悄悄记录下来,编成《幽寐集》,通过盲人说唱艺人传遍市井。
于是街头巷尾,常见瞎眼老者抱着琵琶吟唱:
>“昨夜梦中娘问我:儿啊,饿死算不算罪过?”
>“梦见死去的哥哥说:弟弟,我坟头草为何长得比活人高?”
>“梦见龙王哭:我也想下雨,可云都被官府锁了。”
歌声凄婉,听者无不落泪。有人举报其“煽动怨气”,官府抓了几名艺人,却发现他们根本不识字,歌词全是“梦里听见的”。
“连梦都被污染了。”刑部尚书叹息。
真正致命的一击,来自南方水患之地。
秋汛之后,朝廷勉强拨款修堤,但款项层层克扣,新堤薄如纸墙。林知意早派人在沿岸埋设“骨书”,其中一段刻于孩童腿骨之上,写着:
>“我死于决堤那夜,因爹卖血修堤,买不起药。
>请问:用人命垒起来的堤,能挡住洪水吗?”
数月后,一名渔夫打捞出这具尸骨,见字惊恐,报官。官府本欲销毁,岂料此事已被“海语符号”传开。渔民们自发组织船队,每艘船头悬挂一块问骨,组成一支沉默的舰队,缓缓驶向省城。
沿途百姓跪伏岸边,焚香叩首,称其为“问魂舟”。
至城下,领头渔夫高举骨片,朗声道:“吾等非来造反,只为代死者一问!若官府不敢答,请交由天下共审!”
城门紧闭,无人回应。
三日后,舰队顺流而下,直逼京畿。消息传入宫中,皇帝暴怒,下令剿灭“妖舟”。可当水师战船逼近时,却发现对方毫无武器,只有白布幡上写着一个个名字??全是近年死于水患的平民。
“他们不是敌人。”一名年轻军官低声说,“他们是替我们良心说话的人。”
最终,水师调转船头,任其通行。
“问魂舟”抵达黄河渡口,数千民众自发迎接。有人将骨片供于高台,燃起长明灯;有儒生当场宣布退出科举,誓言“从此只为真相执笔”;更有老兵拄拐而来,将自己珍藏的军功牌投入火中:“这牌子沾着弟兄的血,可换不来一句公道话,留它何用?”
林知意在远方听到这一切,闭目良久,泪水滑落。
“苏禾,你看见了吗?”她对着虚空低语,“我们没能守住你的身体,但你的声音,正在这片土地上重生。”
阿满站在她身旁,轻声问:“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皇宫了?”
她睁开眼,目光如雪峰映日。
“不。皇宫从来不在城墙之内。”她缓缓道,“真正的皇宫,是每个人心里那扇不敢推开的门。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让每一扇门后,都响起一个问题。”
她取出最后一支鼠须笔,蘸浓墨,在一张素绢上写下八个大字:
**问即是光,照汝心牢**
然后将其折成纸鸢,系于一只放生的灰鹤脚上。鹤鸣一声,振翅南飞,穿越层云,不知所终。
数日后,京城某贵胄庭院中,仆人惊呼发现异物??那只灰鹤停在荷花池畔,脚上绑着布条。主人取下展开,只见上面赫然是那八字箴言。他勃然大怒,命人射杀仙鹤,焚烧布条。
可当晚,全家噩梦连连。幼子半夜惊醒,哭喊:“有个女人站床前,一直问我‘你怕什么’!”
夫人请来法师驱邪,符纸贴满门窗。谁知第二日清晨,所有符纸上竟自行浮现细小墨字,全是不同语气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