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要赢。”
下一场比赛,即将开始。
陈娟站在训练场上,望着那条熟悉的跑道。阳光洒在地面上,反射出微微的金光。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淡淡的塑胶味道,心跳平稳而有力。
这是苏神实验室最新建成的一座封闭式训练基地,位于南方某省,气候温和,风速稳定,非常适合短跑选手进行长期备战。基地内部配备了最先进的人体运动分析系统、生物力学反馈装置,以及智能模拟风阻调节设备。整个训练环境几乎可以模拟全球任何大型赛事的标准场地条件。
“怎么样?感觉还适应吗?”苏神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娟转过身,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正朝自己走来。他穿着一身简约的训练服,脸上带着一贯的淡然笑意。
“挺好的。”她点了点头,“比之前的训练场舒服多了。”
苏神笑了笑,走到她身边,一同望向那条笔直延伸的跑道:“10。85秒的成绩已经证明了你的实力,但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你的时候。”
“我知道。”陈娟语气坚定,“我不会停下脚步。”
苏神轻轻点头,随后转身走向训练场中央,一边走一边说道:“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新的阶段。从节奏控制到爆发力调整,再到心理状态管理,每一项都要做到极致。”
陈娟跟在他身后,认真听着。
“接下来三个月,我们会进行高强度周期性训练,每周五天,每天四小时。前三个月以提升基础能力为主,后三个月则会结合实战模拟和数据优化,逐步打磨你的极限状态。”
“明白。”陈娟毫不犹豫地回答。
苏神停下脚步,转头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一件事??速度从来不是靠天赋决定的,而是靠一次次重复、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
陈娟点头,眼神坚定如铁。
“我会做到的。”
……
训练的第一天就异常严苛。
清晨六点,陈娟已经在操场上完成热身。她的身体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恢复,已经达到了最佳水平。肌肉线条紧实流畅,心肺功能也处于巅峰状态。
“今天的训练重点是**起跑反应速度**和**前30米加速能力**。”苏神站在一旁,手中拿着平板电脑,上面实时显示着陈娟的各项数据。
“准备好了吗?”他问道。
“随时可以。”陈娟站在起跑器前,深吸一口气,双手撑地,双腿弯曲,摆出标准的预备姿势。
“三、二、一??出发!”
电子发令枪响起的瞬间,陈娟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双脚蹬地的力度精准无比,每一步都踩在最优发力点上。短短几秒内,她的速度已经逼近极限。
然而,在一次测试中,苏神突然叫停。
“刚才的起跑动作,角度偏了0。5度。”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这意味着你在起跑瞬间浪费了0。02秒的时间。”
陈娟皱眉,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起跑器,然后重新调整姿势。
“再来。”她说道。
就这样,一天的训练结束时,陈娟已经完成了整整五十次起跑练习,每一次都被严格记录并分析。虽然疲惫不堪,但她的眼神依旧明亮。
“你比昨天进步了0。04秒。”苏神在训练结束后评价道,“继续保持这个节奏,下个月的目标是将前30米时间压缩到3。75秒以内。”
“没问题。”陈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露出自信的笑容。
……
随着训练的深入,陈娟的身体状态也在不断进化。
她的肌肉纤维密度逐渐增强,神经反应速度提升,甚至连呼吸节奏都变得更加高效。每次训练结束后,苏神都会为她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包括营养摄入、按摩放松、睡眠质量监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