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隆万盛世 > 1469户口制度(第2页)

1469户口制度(第2页)

“老师,是少数士绅确有不满言论,但也就是他们私底下议论,不敢公知。”

胡峻德脸色微变,昨晚松江府几位知名士绅确实在宴会上表达了朝廷对松江府税制不满的言论,魏广德当时也没接话。

这次全国各地都因为摊丁入亩减轻了百姓负担,而增加了士绅的赋税。

相比过去来说,其实他们还是大赚便宜。

毕竟摊派少了,而税其实也都是该交的,增加的部分就是百姓应该承担的丁税,但这部分也因为新冒出来的田亩分摊后有所抵消,所以增加不多。

最主要还是把以前的旧账抹了,可以说消弭了大量的隐患。

当然,人心都是不满的,有了一就想要二,他们还是想把丁税剥离出去。

毕竟在他们看来,丁税是百姓该交的,不该摊入田亩。

实际上,执行一年来,魏广德也注意到此法确实有弊端。

解决办法其实也有,那就是城乡二元制户口,城市户口缴丁税,农村户口摊入田亩。

就好像杭州之事,就是城里人吃饱了撑的去鼓噪惹出来的祸儿。

至于松江府士绅的不满,自然源自太祖对这周围州府定下的重税制度。

此次税制大改,对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常州五府征收极为沉重赋税并没有变化,让地方上有些不满了。

“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可知也已!”

这即所谓“苏松重赋”,以全国1。76%的土地承担了全国将近七分之一的税粮。

这次税制改革,并不涉及税基,所以五府田亩赋税依旧,士绅还要承担丁税,可谓损失极大,尤以松江府为甚。

因为松江府开埠,大量农民涌入码头成为力夫,他们出卖劳动力赚钱养家,不再务农。

但是,他们的丁税却让地主承担起来,士绅们自然怨气很大。

“稍后,你可以悄悄放出消息,朝廷改革未完,现在只是完成大体框架。

对苏松,朝廷也是有考虑的。

当初国朝刚立,天下穷困,独苏松豪富,故而征收重税。

随着各地商贸发达,这种税制会缓慢调整。”

这话,不是魏广德自己决定的,而是和张居正、冯保商议后的结果。

锦衣卫把松江府、苏州府等地情况上报后,自然引起几人注意,连小皇帝看了锦衣卫简报,细问五府重赋后也是哑然。

几倍于其他州府,还维持了二百年。

在这里,魏广德没说五府被征收重赋的根本原因,还是当初张士诚因为所辖地区豪富,故而轻视朱元璋。

张士诚是真的富,有五府士绅支持,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轻易可以扩募大量士卒和明军作战。

而等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后,五府在向明朝上贡时却白班哭穷,真把洪武皇帝当傻子耍。

结果就是,有明一朝,对五府施以重赋。

起因,确实是张士诚,但根本原因还是朱元璋不满五府士绅对他的轻视。

而之后明朝各衙门有收税的名目,往往都是向五府征收,比如金花银,五府就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还有工部的工料银,五府也是承担极重。

对此,京官上下都集体默契的无视了。

就算徐阶,也不敢提为苏松减赋之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