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那年花开1981 >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第3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第3页)

甘小猛愣住:“你不怕我又是装样子?”

“装一个月容易,装一辈子难。”她淡淡一笑,“而且,真正想骗人的人,不会让自己暴露这么多破绽。你主动提交税务资料,关闭旧公司,重新创业……这些事,只会增加风险,不会带来好处。除非,你是真心想改。”

他望着她,忽然觉得这个女人并不冰冷,只是太清醒。她用理性丈量世界,却仍给真诚留了一扇门。

“谢谢你。”他郑重地说。

她摆摆手:“别谢我。我只是相信,这座城市的未来,不该由投机者书写。”

回到家已近凌晨。他轻手轻脚推开卧室门,却发现赵美雯坐在客厅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牛奶。

“你怎么来了?”他惊讶。

“潘阿姨告诉我,你今天请文乐渝听歌。”她微笑,“我还听说,你把酒吧改成了文化空间?”

他点点头,在她身边坐下。

“你是不是……一直在等这一天?”她轻声问。

“等什么?”

“等我变得值得你托付。”她说,“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你喜欢的不是我的家世,而是那个在角落唱歌的我。可我也希望,我喜欢的人,不只是个会赚钱的男人,而是个有担当、有方向的人。”

甘小猛鼻子一酸:“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没关系。”她靠在他肩上,“只要你是真的往前走,我就愿意陪你一起看风景。”

窗外,月光洒在小区花园的小路上,宛如铺了一层银霜。远处高楼的灯火仍未熄灭,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一周后,甘小猛正式注销了甘氏贸易公司。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只有一张照片??公章被剪成两半,躺在税务窗口的回收箱里。配文是:“告别过去,不负将来。”

紧接着,华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首场活动定名为“春声计划”,邀请十位本地原创音乐人举办联合音乐会,并开通线上直播。票务收入全部用于资助贫困艺术生。

活动当天,文乐渝带着省里的领导出席。她在致辞中说:“经济的发展不能只看GDP,文化的繁荣才是城市的灵魂。今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个普通人对理想的回归。”

台下掌声雷动。

甘小猛站在后台,透过幕布缝隙望出去。他看到了李悦欣慰的笑容,看到了杜真琼抹眼泪的样子,也看到了刘奶奶默默点头的神情。

而在观众席第三排,赵美雯安静地坐着,手里拿着节目单,封面印着一句话:

**“有些路走得慢,是因为背负着重生的重量。”**

他知道,这条路上还会有很多风雨,资金紧张、政策变动、市场竞争……但他不再恐惧。因为他终于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挣了多少,而是能否在诱惑面前守住本心。

几个月后,华西文化签下第三位艺人,推出首张合辑《城南旧事》,登上地方电台排行榜榜首。公司搬进了更大的办公室,团队扩充到十五人。他们开始承接政府文化节目的策划,甚至接到外地城市的邀约。

而甘小猛本人,也渐渐从“酒吧老板”变成了“文化创业者”。媒体采访多了,有人问他转型秘诀,他总是回答:“我没有秘诀,只是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时间。”

只有他自己清楚,每一次深夜加班后的疲惫,每一次面对质疑时的坚持,每一次拒绝灰色收入时的挣扎,都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清洗。

某日黄昏,他独自回到老城区那栋旧楼,站在走廊尽头的窗边。麻雀仍在电线上跳跃,夕阳将它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掏出手机,翻到一张合影??那是华西文化成立当天,全体员工在办公室门前的留念。照片里,他站在中间,笑容坦然,眼里有光。

他轻声对自己说:“甘小猛,你终于活得像个正常人了。”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了他西装口袋里那份早已泛黄的计划书。那上面的字迹虽已模糊,但仍可辨认:

**《关于成立华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初步构想》**

落款日期:1996年4月3日。

那一天,他二十六岁,满怀理想,却被现实推入歧途。

而今天,他四十三岁,历经沉浮,终于找回初心。

这座城市依旧喧嚣,但有些人,已在寂静中完成了蜕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