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帝国统一
拜占庭帝国落幕了。
任谁也没有想到,几年前声势浩大的拜占庭帝国竟然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被西罗马灭掉。
实际上李察一统罗马帝国的战略并不复杂,甚至在东大历史上,他的这些操作连前十都挤不进去,但是为何在欧洲效果会这么好?
很简单,因为均田令才是这些所有计策、战略布局的根本。
李察愿意给底层民众分享利益。
这个时代,不论是罗马人、法兰人、日耳曼人、汪达尔人包括西哥特人和东罗马人。这些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贪婪。
这些人从来都不会给底层人分享利益。
就像是法兰人,虽然已经向王国进步,但是绝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依旧掌握在首领和贵族手中,社会底层的人几乎全是他们的牧农或者只拥有少量土地。
那些底层半自由民,牧农一个个都想要通过征战完成阶层跨越,这其中李察是最好的选择。
李察在莱茵行省推行均田令的时候,高卢的法兰人就有不少法兰人逃到莱茵行省参军的。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亡命之徒,更不缺少愿意用搏命来翻身的底层人。
但是当他们发现不管他们怎么努力,怎么内卷,怎么拼搏,怎么搏命结果都是一样后,那么只要出现新的选择,这些人就会在第一时间抛弃你。
李察的出现,就是给了这些底层人又一个选择,也正式因此,他的那些士兵才会悍勇敢决死。
拜占庭帝国能够撑这么久,完全是因为这里有一神教的大量圣徒在安抚人心。这些圣徒利用宗教来凝聚人心,但是宗教也不能当饭吃。
虽然这里面有一些狂信徒,但是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是普通人,李察将这些人团团围困,逼得这些人空有力气却使不出来。
最终不得不出城投降。
君士坦丁堡中,原本两万士兵此时已经只剩下一万出头了,在围困期间,超过七千士兵逃出来投降或者战死。
剩下的这些士兵也是士气全无。
信仰也不能当饭吃,特别是在没有了那些圣徒的影响后,这些士兵从原本的狂热中恢复过来。
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投降了。
因为就在投降之后,李察就已经命人去宣布了罗马帝国的政策,他们这些战俘,同样获得了分田。毕竟拜占庭帝国也叫东罗马帝国。
以前和罗马帝国属于同一个国家,只不过后来罗马的皇帝将其一分为二了。
李察承认这些人同样是帝国的公民。
在听到帝国的皇帝李察陛下不仅没有将他们贬为奴隶,甚至反过来分给他们田地,这些士兵一个个都惊呆了。
很多人当场下跪,表示要誓死效忠伟大的李察陛下。
原本的拜占庭皇帝直接被他们抛弃了。不抛弃难道还留着过年吗?他能带着他们这些军人胜利吗?他能够给他们这些军人分田吗?他能够给这些军人跨越阶层的机会吗?
不能,他什么都不能!
所以那就不要怪这些士兵抛弃他了。
可以说,短短几天时间,这些士兵就彻底抛弃了拜占庭帝国,甚至只要李察一个命令,这些军人立刻就愿意为他而战。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让整个一神教变得沉默,这一次也让一神教的底蕴几乎耗干了。
李察为了征战,几乎将这些年获得的钱财掉了七成。原本他将罗马元老院贵族们抄家收获的巨额财富,还有西哥特王国的财富以及汪达尔人劫掠的财富全部当做军费。
大量军费投入下去,虽然帝国的国库空了大半,但是整个罗马帝国的经济却是非常繁荣。
毕竟这些钱基本上都是了出去,帝国的商人和民众都从中获得了收益。
而这一次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同样是收获巨大。君士坦丁可是号称是新罗马的。当初君士坦丁堡交给阿提拉的贡金折算成黄金足足有两吨重,并且每年还要缴纳七百公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