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一页页翻完,手微微发抖。
“这不像一个十八岁孩子能写出来的东西。”
“因为我活过一次。”江辰心里默念。
一周后,高考成绩公布。
江辰总分687,全市第六。
媒体蜂拥而至,采访电话不断。父亲第一次在邻居面前挺直腰板,说“我儿子肯定上清华”。母亲忙着准备庆功宴,亲戚们已经开始讨论他以后进中央部委的可能性。
唯有江辰,在填报志愿截止前最后一小时,登录系统,将第一志愿改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提前批)。
全家人炸了。
父亲当晚冲进他房间,一巴掌扇在他脸上:“你是不是被人洗脑了?还是谈恋爱影响了脑子?六百八十七分啊!全省都能排上前五十!你就报个破财经?”
江辰捂着脸,没还手。
“爸,你知道王叔吧?当年市状元,清华毕业,回来当公务员,现在工资八千,房贷还欠六十万。你知道李阿姨的儿子吗?二本毕业,做跨境电商,去年买了两套房。这不是拼起点,是拼赛道。”
“放屁!”父亲怒吼,“公务员稳定!铁饭碗!你懂个屁!”
“我不懂?”江辰冷笑,“那你告诉我,去年你们厂裁员裁掉三百人,你怎么保住的职位?靠关系。那你有没有想过,十年后AI普及,体制内也会优化?到时候你儿子拿着‘稳定’两个字,能换几顿饭?”
父亲愣住。
“我要的不是稳定。”江辰一字一句地说,“我要的是主动权。谁掌控信息,谁制定规则,谁才有真正的安全。”
父子俩僵持到深夜,最终江辰摔门而出。
他在网吧包夜,注册了三个公众号,分别叫《经济冷观察》《青年财智圈》《杠杆思维》,用化名发布文章。第一篇标题是:《三四线城市房产泡沫预警:2020年起或将迎来断崖式下跌》。
没人点开。
他又写了第二篇:《未来五年最具潜力的五个新兴职业》,提到直播运营、数据分析师、碳交易顾问……
依旧石沉大海。
直到第三篇:《为什么我说公务员考试正在沦为新型内卷陷阱?》
标题一出,当天阅读量破十万。
评论区炸锅:
“说得太扎心了!考了三年,女朋友跑了,头发秃了,还是没上岸!”
“楼主是不是偷看我家日记了?”
“求作者联系方式,想跟着你干!”
江辰趁势推出付费社群,定价99元年,承诺每周更新行业趋势分析、副业实操案例、资源整合对接。第一天卖出七百份,收入近七万。
他用这笔钱租下一间六十平的写字楼隔间,挂上“启点青年发展中心”的牌子,招了两名兼职大学生当助理。
林小雨成了第一个合伙人。
“你不怕被举报非法集资?”她一边整理会员名单一边问。
“我又没承诺收益。”江辰敲着键盘,“我只是提供信息和服务。知识付费,合法合规。”
“可你说的那些事……太准了。”林小雨压低声音,“比如你说某地要建新区,结果半个月后政府真发了规划文件;你说某款游戏会爆火,结果它上线首月流水破五亿……你到底怎么做到的?”
江辰停下动作,看向窗外。
“因为我记得。”
暑假过半,江辰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江辰同学?”对方声音沉稳,“我是西南财经大学招生办主任周正阳。我们注意到你在填报志愿后的舆论风波,也看了你在网络上的言论。坦白说,我很惊讶一个高中生能有如此前瞻性的认知。”
江辰握紧手机。
“学校有个特殊项目,叫‘卓越金融创新人才计划’,每年只收五人,直接对接央行研究所、证监会实习通道、以及国内顶级风投机构的轮岗机会。原本今年名额已定,但……我们想给你一次面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