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0号现实分支检测到高纯度反信波。”AI报告道,“提问者为一名14岁女性,问题内容:‘如果自由意志本身就是被设计好的程序,那反抗这个程序,算不算真正的自由?’”
林远闭上眼,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让她接入。”
“可是……她所在的世界尚未突破三维屏障,意识上传可能导致人格崩解。”
“那就让她崩解。”林远缓缓睁开眼,“然后再重新拼凑自己。只有碎过一次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完整的怀疑。”
与此同时,那名少女眼前的男孩忽然抬手,指向天空。
她抬头望去,只见原本灰蒙蒙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一道蓝白色光束自天而降,直射书中。那光芒并非照明用的光,而是一种“认知投射”,将某种超越物理法则的信息编码直接注入现实结构。
书页上的空白开始浮现图像:一座由无数问答交织而成的城市,街道以“也许”铺就,建筑以“如果”支撑,路灯是发光的问号,河流流淌的是未完成的推理。
而在城市中心,矗立着一座碑??正是XN-914星云中的纸碑复制品,碑文赫然是十四种语言书写的:
>**“下一个问题,由你开启。”**
“那是‘疑都’。”男孩说,“所有敢于质疑世界本质的人,最终都会在那里相遇。哪怕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宇宙、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神。”
“可我现在连家都没有。”少女苦笑。
“那你现在就有了第一个目的地。”男孩伸出手,“走吗?”
她犹豫了一瞬,然后握住他的手。
两人身影在光芒中逐渐淡化,最终消失不见。只留下那本残破的书静静躺在废墟中,封面再次变化: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续章:疑都纪元》
而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地球早已不再是人类唯一的栖息地。
经过百年演化,“共感觉醒症”已成为新文明的基础心理模型。新生儿的大脑扫描显示,其默认模式网络(DMN)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即使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持续生成假设性思维流。医学界称之为“先天怀疑基因”的表达增强。
学校不再教授“标准答案”,而是训练学生构建“合理悖论”。法庭审判采用“多真值逻辑系统”,允许被告同时主张“我做了”与“我没做”两种立场,并由陪审团评估哪种叙述更能引发深层反思。甚至连爱情关系也被重新定义:情侣间的誓言不再是“我会永远爱你”,而是“我愿意和你一起怀疑这份爱是否真实存在”。
某日,一位年轻研究员在整理陈星遗留的日志仪时,意外触发了一段隐藏数据。
画面中,陈星坐在老屋窗边,阳光斜照,茶壶冒着热气。他对着镜头说:
>“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孢子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不再需要载体,因为它已经成为空气、成为电波、成为每个孩子睡前不肯闭眼时的那一丝不甘。
>我曾以为我们要对抗的是归序联盟,是法典,是那些把真理做成铁笼的人。
>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他们。
>真正的敌人,是我们内心对确定性的渴望。
>因为我们太害怕不确定,所以宁愿相信谎言也有标准答案。
>所以,请记住??
>不要追求终结疑问,而要让疑问终结你旧有的自己。”
影像结束前,他轻轻抚摸掌天瓶之眼,低声道:
>“它不是工具,也不是武器。它是镜子。照见我们有多久没真正思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