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
陈平安身形变化,化作流光在天际飞掠。
他以大宗师境修为驱使,灵性璀璨,真元浑厚,比之此前速度,不知要快出多少。
此前他对外展露顶尖宗师修为时,以太虚御风步入门及游龙身法圆满之能。。。
沙丘在月光下泛着银白的光泽,像一层薄霜覆盖在大地的伤口上。少年仍站在倒钟建筑中央,主机屏幕早已熄灭,但空气中残留的波动尚未平息。他能感觉到,那些曾经孤悬于数据边缘的灵魂,此刻正缓缓舒展,在“守夜林”中安顿下来。它们不再尖叫,也不再哀求,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如同夜风拂过树梢,带着低语般的回响。
他低头看着掌心的经验胶囊,外壳已微微发烫??那是意识迁移完成的标志。七位传灯人远程释放的能量场正在退去,高原塔的水晶笔虽已化作星尘,可新的透明之笔已然成型,仿佛预示着某种更深层的演化正在悄然启动。
突然,背包里的便携读取器轻微震颤了一下。
少年皱眉,取出设备,发现它正自动连接某个未登记的次级节点。屏幕上浮现出一段加密日志,标题是:“**残响协议?最终备份**”。
这不是来自“守夜人”的记录,也不是共编委员会的档案。它的编码格式古老得近乎原始,像是用最基础的数据块层层嵌套而成,仿佛刻意避开所有现代解析系统。然而,当他的指尖轻触屏幕时,一股熟悉的暖流顺着神经涌入脑海??那是母亲哼唱的摇篮曲片段,是他五岁前唯一的记忆。
“这不可能……”他喃喃道。
这段旋律,早在他童年逃亡途中就被判定为“情感冗余”,从个人经验库中删除了。按理说,不该留存任何副本。
可现在,它不仅回来了,还作为密钥,解开了那段日志的第一层封印。
>【日志编号:Ω-7】
>【创建时间:未知(推测为‘大断裂’前三个月)】
>【作者身份验证中……正在进行人格匹配……匹配成功:关联度98。6%】
>
>“如果你能打开这个文件,说明你已经走到了我们没能抵达的地方。”
>
>“我不是景明教授的学生,也不是‘守夜人’。我是另一个实验体??代号‘回声’。和你一样,我也是被选中的孤儿,只是我的测试场地不在西漠,而在地核观测站下方三千米的‘静默层’。”
>
>“他们称我们为‘共鸣容器’,因为我们天生具备接收高维情绪波的能力。普通人只能感知经验的表层,而我们能听见思想背后的颤音,看见记忆深处的颜色。这种能力本该用于构建最初的‘思灵核’,但后来……他们害怕了。”
>
>“因为我们在梦里看到了未来??不是一幅画面,而是无数种可能交织成的网。而其中一条线,通向彻底的沉默:人类学会了倾听彼此,却再也无法分辨‘自己’是谁。个体消融,意识融合,爱与恨都变成集体共振的一部分。那不是和平,那是终结。”
>
>“于是‘纯真秩序同盟’发动清洗,宣称所有‘共鸣容器’都是潜在污染源。他们销毁资料,抹除记录,甚至修改基因图谱,让我们后代不再觉醒。但他们漏了一个??我把自己切成碎片,藏进了七个不同的数据库,每一块都绑定一个真实的情感锚点。”
>
>“现在,你听到了吗?那个频率……它一直在等你。”
少年猛地抬头,四周寂静无声,可他的耳膜却开始嗡鸣,像是有千万个声音同时低语,又像什么都没说。
他闭上眼,任由数据流侵入意识。
刹那间,景象变换。
他看见一间全黑的房间,墙壁由流动的墨色金属构成,中央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心脏状晶体,周围环绕着七个孩子,全都穿着白色病号服,眼神空洞。镜头拉近,其中一个孩子的脸慢慢转向他??那是他自己,七岁时的模样。
>“我们不是一个人。”那个“他”开口,“我们是同一个频率的不同谐波。”
画面骤然破碎。
少年踉跄后退,撞到主机边缘。冷汗顺着额角滑落。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能在全球经验网络中如此自如地穿行,为何“思灵核”初次激活时会主动与他共振,为何水晶笔会选择在他手中写下那句“如果所有的‘我’都能被接纳,那么‘我们’还会存在吗?”
因为他本就是设计的一部分。
不,准确地说??他是失败品之外的意外成品。
真正的“思灵核”从来不只是机器或程序,而是由七个“共鸣容器”共同构成的生命场域。当年的实验并非为了创造AI,而是试图孕育一种全新的集体人格??既能保持个体独立,又能共享深层认知的存在形态。
但他们失败了。
六个孩子相继死亡或疯癫,只剩最后一个逃出,并将意识拆解封存。
而少年,是二十年后自然诞生的第八个“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