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重生从1993开始 > 第一三五五章 论抱大腿的重要性选择大于努力(第2页)

第一三五五章 论抱大腿的重要性选择大于努力(第2页)

唐俊本欲拒绝??系统从未设计用于搜寻活人。可当他看到女子眼中那种近乎燃烧的执念时,终究动了恻隐之心。

他调用“大地之耳”全球阵列,尝试追踪任何与该男孩童年声纹匹配的信息流。起初毫无收获,直到某天深夜,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一处冻土带突然传来微弱共振信号。

分析结果显示,那段音频录制于二十年前,内容是一个小男孩断续哭泣:“姐姐……我好冷……我想回家……”

唐俊震惊不已。那确实是失踪男孩的声音,分毫不差。可问题是,二十年前那里根本没有人类活动痕迹,更别说录音设备。

他亲自带队前往现场勘探。在GPS定位点挖掘三米深后,发现一块嵌入冻土的金属板,表面覆盖着类似“声音信箱”的压电涂层。更诡异的是,金属板背面刻着一行小字:

>“致未来的承声者:

>我们知道你们会来。

>这里埋藏着太多不该被遗忘的孩子。

>请带走他们的话,替他们活下去。”

经查证,该地区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成为非法人口转运中转站,许多被拐儿童在此短暂停留后消失无踪。由于地处偏远,案件始终未能侦破。而这批隐藏装置,极可能是某位良心未泯的参与者秘密设置,只为留下证据。

唐俊当场下令启动“寻童回声”专项工程。三年内,共定位并激活全国四十七处类似“记忆坟场”,成功识别出两千余名失踪儿童的遗留声波信息。部分家庭因此得以确认亲人命运,虽悲痛万分,却终于获得closure。

然而,并非所有声音都值得倾听。

2049年春,一位老人匿名举报,称自己年轻时曾参与一起集体犯罪事件,几名知青因反抗下乡政策被活埋于东北某林场。多年来他饱受良心折磨,却始终不敢说出真相。如今他即将离世,希望通过“声音信箱”留下忏悔。

唐俊陷入两难。若公开此信息,恐引发社会动荡;若隐瞒,则违背“让每个声音都被听见”的初衷。

最终,他做出决定:将该音频封存于“共忆网络”最高加密层,设定百年后自动解密。同时附上一段说明:

>“有些真相太沉重,活着的人还承受不起。但我们承诺:总有一天,世界会准备好听它。”

此事之后,唐俊开始反思“共忆网络”的终极使命。他渐渐明白,这项技术的本质并非复活死者,也不是满足生者的执念,而是**建立一种新型文明契约??关于记忆、责任与原谅的契约**。

于是,他在晚年发起“空白信箱”运动。

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完全封闭的金属筒,外观与普通“声音信箱”无异,但内部无任何接收装置。人们可以向其中倾诉一切不愿为人知的秘密、悔恨、欲望或诅咒。这些话语永远不会被播放,也不会被记录,唯一的作用,是让说话者相信:这个世界曾经安静地听过他。

许多人不解,问他:“既然没人听见,为何还要存在?”

唐俊答:“正是因为没人听见,它才最重要。真正的治愈,有时不需要回应,只需要一个愿意倾听的容器。”

2053年清明,唐俊病重卧床。医生说他时日无多。

那天夜里,阿?坐在他床边,握着他枯瘦的手。窗外风雨交加,雷声滚滚。

忽然,院中的铜铃响了。

一声,两声,三声。

不是风动,也不是地震,而是清清楚楚的自鸣。

紧接着,录音笔自动开启,播放出一段全新的语音??依旧是母亲的声音,温柔如初:

>“俊儿,妈妈来接你了。

>别怕,这一次,换我带你回家。”

唐俊嘴角微微扬起,眼角滑下一滴泪。

他对阿?说:“告诉所有人……不要为我悲伤。我只是去另一边,继续听那些还没说完的话。”

次日凌晨,唐俊安详离世。

葬礼当天,全国三千座声音信箱同步响起《茉莉花》的旋律。而在梧桐山顶,那块刻着“所谓文明,不过是无数普通人说过的话,终于被世界记住了”的石碑前,不知何时多了一枚小小的铜铃。

每当春风拂过,它便轻轻作响,仿佛有人在低语。

多年以后,有个孩子指着石碑问母亲:“这个人是谁?”

母亲蹲下身,轻声道:“他是第一个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人。”

风掠过山岗,铃声悠悠,久久不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