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北宋小丫鬟 > 120130(第3页)

120130(第3页)

nbsp;nbsp;nbsp;nbsp;但是现下开销也大,连着庄头掌柜大管事还有茶房这样的技术工,和府里丫头们的月钱,一年就得一百多贯,这还是纯工资,不算额外赏钱。再有儿女教育费用,笔墨纸砚,一年也得一百贯左右。四时八节的礼,平日衣裳首饰,少说也得预备个一百贯。

nbsp;nbsp;nbsp;nbsp;好在这些钱,她是打算用蒋羡的月俸全部抵消。

nbsp;nbsp;nbsp;nbsp;想到这里,她先拿了十样锦的蜀锦和鹅黄缎子还有匹江南的时兴缎子出来,请外头的绣匠到家花了十贯的工钱给大家都做了新衣裳,等扬哥儿成婚的时候穿。

nbsp;nbsp;nbsp;nbsp;又带着母亲女儿去了她们赁出去的金银铺,也算是给人家做生意,给罗玉娥买了一对茄形金耳环,一根如意簪,一把银插梳,又给女儿打了一幅轻巧的金头面,至于锦娘自己选了一枝七股桥梁式花卉纹金发簪,最后临走时帮蒋羡买了一顶青玉冠。

nbsp;nbsp;nbsp;nbsp;这些金银之物也是人的脸面,一年锦娘会买一两次,总不能只省钱不花钱。

nbsp;nbsp;nbsp;nbsp;就比如女儿这里,到时候嫁妆打一顶金冠子一顶银冠子就足够了,首饰一年一套,不必再打。

nbsp;nbsp;nbsp;nbsp;回到家中,锦娘把买给蒋羡的青玉冠给他,又听他说郝二郎要辞行,锦娘不解:“他不在京中国子监读书么?”

nbsp;nbsp;nbsp;nbsp;蒋羡摇头:“这也是富贵子弟很难成器的缘故,你总说扬哥儿懒,可我出的题目,扬哥儿头想破都会做出来,所以他常常说头疼想睡觉,也是这个缘故。”

nbsp;nbsp;nbsp;nbsp;“好吧,他要走,你好好安慰几句。”锦娘道。

nbsp;nbsp;nbsp;nbsp;蒋羡笑道:“这事儿你放心。”

nbsp;nbsp;nbsp;nbsp;郝二郎先行离开,没和魏扬说一句话,锦娘倒是替他打点了程仪,全程只是道:“日后若上京,再来家里,别客气啊。”

nbsp;nbsp;nbsp;nbsp;这让郝二郎松了一口气,他的确觉得魏扬不如他,却中了。可魏扬人也不坏,他只是自己无法面对自己,还好蒋夫人什么都没说。

nbsp;nbsp;nbsp;nbsp;郝二郎离开后,锦娘让人把客房打扫了一遍,听说姚掌柜上京夹带了江南丝绸小赚了一笔,他倒很会做人,给锦娘这里也送了两方销金帕子、两匹时兴缎子、三匣子玉女桃花粉、二十盒胭脂、二十盒口脂。

nbsp;nbsp;nbsp;nbsp;在一旁的筠姐儿道:“娘,容妈妈说吴县的邸店很是赚钱,怎么姚掌柜给您的钱,每年都差不多呢?”

nbsp;nbsp;nbsp;nbsp;锦娘笑道:“你呀,还是年纪太小,他是个能人。只有他才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大。可没有我家的权势,他未必能在那里做成生意。我若是在吴县,将来你弟弟长大了,能帮我巡店,这些底下人不敢随意作耗。可现下我鞭长莫及,此时若是发难,那吴县的邸店怎么办?谁能保证换一个掌柜就好。有时候你力不能及的时候,自然先忍住。”

nbsp;nbsp;nbsp;nbsp;这姚掌柜头脑灵活,却也不是真的奸猾坏人,锦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nbsp;nbsp;nbsp;nbsp;像罗大,人是好的,打理庄子还成,可要他经营铺面就完全不行,赁出去反而把宅子的路越走越窄。但罗大忠心,所以大总管还是要他做。

nbsp;nbsp;nbsp;nbsp;“将来,你手底下什么人都有,端看你怎么用了。”

nbsp;nbsp;nbsp;nbsp;在大名府锦娘已经教女儿把账本账册教她看会,平日操办各种宴会,锦娘也开始把女儿带在身边,让她熟稔起来。

nbsp;nbsp;nbsp;nbsp;四月初罗玉娥把臭水巷的宅子典卖了三百六十贯,她要全给锦娘,锦娘却只肯要一百贯,还道:“娘,还是您告诉女儿说手里有钱,心底不慌。您不如和爹爹留一百六十贯在手里,留作养老,还有一百贯,则给新妇。”

nbsp;nbsp;nbsp;nbsp;“给新妇?不是给你弟弟么?”罗玉娥不明白。

nbsp;nbsp;nbsp;nbsp;锦娘笑道:“娘,张家相中了弟弟,还带了大笔嫁妆,可咱们也不能理所当然。这一百贯您亲手交给她,这代表您对她的信任。况且,咱们魏家虽然穷,可您和爹有养老钱,又有田亩出息,不必她负担,如此两边才能相处的好。”

nbsp;nbsp;nbsp;nbsp;罗玉娥点头。

nbsp;nbsp;nbsp;nbsp;张家是在四月中旬把女儿送进门的,箱笼铺盖摆了整整好几个院子,小跨院也收拾的红红火火的。魏夫人派了长媳范氏还有魏六郎之妻王氏过来,王氏是邬娘子嫡亲的女儿,年初在大名府成的亲,便与夫婿一起过来京中读书。

nbsp;nbsp;nbsp;nbsp;今日罗玉娥戴的是锦娘替她在金银铺子打的钗环,看起来倒是颇为富丽,几人正说笑,茶点便上上来了。

nbsp;nbsp;nbsp;nbsp;这次家里专门请了做茶点的丫头,果然范氏道:“这滴酥鲍螺竟然做的这般好。”

nbsp;nbsp;nbsp;nbsp;“底下人混做罢了,今日好劳动两位侄儿媳妇帮忙了。”锦娘道。

nbsp;nbsp;nbsp;nbsp;范氏和王氏都道不敢。

nbsp;nbsp;nbsp;nbsp;次日,新娘子进门,这次没请四司六局,但菜品都是锦娘选出来的。头一品,先上切好的鲜果果盘,一共红绿黄切丁摆放,再上干果攒盘、又有蜜饯雕花,之后才是“亭儿”。

nbsp;nbsp;nbsp;nbsp;这亭儿连范庄头他们桌上也有,十分精致,惹的人都不敢下口。

nbsp;nbsp;nbsp;nbsp;此时,再上饮子酒水,正好把隔壁县主送的葡萄酒给女眷品尝,男宾们则是喝会仙楼的陈酿。

nbsp;nbsp;nbsp;nbsp;如此才上正席,橘香特别擅长的下酒菜养头签和炙烤羊排作头菜和压轴,中间便是王婆家的水晶鹅还有会珠做的蟹酿橙,还有几道不那么惊艳的混杂在中间,竟然还收获了个好字。

nbsp;nbsp;nbsp;nbsp;范庄头今日也算是开了眼了,她们这一桌虽然都只够个外院,但是吃的那叫一个风卷残云,一人临走时还都得了一盒喜糖。

nbsp;nbsp;nbsp;nbsp;且不说新人相处如何,三日回门,张平君便对母亲道:“我婆母给了我一百贯,让我们作花销,我还吓了一跳呢。”

nbsp;nbsp;nbsp;nbsp;张夫人又细细问女儿起居如何,张平君便道:“姑姐有孕在身,她倒是顾惜我,常常让茶房的人送些小巧精致的点心给我吃。婆母性子爽利,和我们隔着两道院,同我说家里也没什么请安的规矩,大家自在些的好。”

nbsp;nbsp;nbsp;nbsp;“这就好这就好,依照我看你如今才是实惠,丈夫中了进士,姑姐婆母都不是多事之人,比高门大户看婆母妯娌眼色的强。只是人家对你好,你也不能端着架子,似你姑母那般,若是姑爷外放,你便跟着去,否则到时候自个儿舒坦一时,将来家都被人偷光了。”张夫人一边为女儿高兴,一边也为女儿打算着。

nbsp;nbsp;nbsp;nbsp;真是养儿一百岁,操心九十九。

nbsp;nbsp;nbsp;nbsp;第122章

nbsp;nbsp;nbsp;nbsp;锦娘肚子大了之后,很容易尿频,一会儿就得起身去恭房,所以,也不耐烦见外客。扬哥儿喜宴之后,范庄头和姚掌柜都已经回吴县了,锦娘已经让范庄头选几根好木料下次一道运过来。

nbsp;nbsp;nbsp;nbsp;同时锦娘也在向牙人打听有没有卖上等良田的,她还得帮女儿置办个二百亩左右做奁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