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零散的日期和天气记录,像是某种生存日记。后来渐渐多了内容:
>**2013年4月5日晴**
>今天梦见小满叫我爸爸。我答应了,可醒来发现枕头湿了一大片。我不知道他在不在世上,有没有人疼他。要是他还活着,请老天让我再见他一面。
>**2015年9月12日阴**
>找到一份搬砖的活。老板嫌我腿不利索,只给一半工钱。我说没关系,只要管饭就行。省下的钱,我存起来,将来或许能回家。
>**2018年6月3日大雨**
>又写了一封信寄回村。不知道能不能到。邮递员说村里早没人收信了。可我还是写,哪怕烧了,也算我对得起良心。
>**2021年1月1日晴**
>新年第一天。我在工棚墙上画了个日历,每天划掉一天。十年了,我走了三千多个日夜。明天,我要启程回去。不管有没有家,我都要去找我的儿子。
最后一段字迹潦草,墨水晕开,像是写于极度激动之中:
>**2023年7月15日**
>我见到他了。他就站在我面前,比我高,比我壮,眼神像极了他妈。我没敢靠近,怕吓着他。可他没赶我走。他说我可以留下,只要做个好人。
>我这辈子没做成什么大事。但从此刻起,我要用余生证明??我不是个逃兵,是个父亲。
林小满合上本子,火光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他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雪还在下,天地一片洁白,仿佛要把所有过往的污浊都覆盖。
他取出觉醒笔,蘸了墨,在纸上写下:
**爸,
你的信,我都收到了。
虽然迟了十年,
但还好,
还没来得及错过。**
第二天雪停,他揣着这封信,走向牛棚。
父亲正在铲雪,额头冒着热气。看到他来,立刻停下动作,紧张地搓着手:“冷不冷?进屋坐?”
“不。”林小满摇头,把信递过去,“给你写的。”
男人颤抖着接过,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读着读着,身子慢慢弯了下去,最后双膝一软,跪在了雪地里。
“小满……爸……真的……真的对不起……”
林小满没有扶他,也没有转身离开。他只是静静地站着,任寒风吹动衣角。
许久,他才轻声说:“起来吧。以后别跪了。咱们爷俩,站着说话就行。”
男人抹了把脸,哽咽着站起来。父子俩并肩站在雪地中,望着远处银装素裹的山峦,谁也没再说话。
可这一次,沉默不再是隔阂,而是默契。
---
春天再次来临。
“忆璃计划”正式启动第一期巡讲,林小满作为首批成员,踏上旅程。他背着书包,里面装着觉醒笔、笔记本和几十只折好的纸船,走进一个个偏远村落。
每到一处,他不做演讲,不设讲座,只做一件事??**倾听**。
他坐在村口的老树下,听老人讲逝去的爱人;蹲在学校的操场边,听孩子诉说对父母的思念;夜里点起篝火,听返乡青年讲述城市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