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默默听着四周人的言论。目光扫过了论道台两侧的席位看台,那里坐的人气势都不同寻常。有些人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但眼中却有一种神秘道韵。这是对道理领悟到了一种极其可怕的程度才会具备的现象。这种人只要修行道术,直接就是一日千里。这个世界修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人不踏入鬼仙或者人仙之境,那么生命最长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年。就算是极境武圣也只能活到一百五十年,最多保证这一百五十年青春不老。至于道术修行者,只能保证精神坚韧,通过精神来调动元气滋养肉身,也就能活到一百二十年天寿。只有踏破仙这个字,才能逆天改命。鬼仙修行者可以转世重生,只要度过胎中之谜就可以重新来过。主要是能度过一重雷劫,就不需要转世重生,可以纯粹以神魂存在于世,寿元可达三千载。人仙之境可以直接增加寿命的长度,人仙一变至少就有两千年寿元。王鼎默默观察,评判席上一共有九个人,每一个都是道术高手。其中至少有七位是武道双修,而且个个都是武圣,不过极境武圣只有三位。“看来极境武圣也不是那么好突破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地方大佬了,大部分应该都是走鬼仙之路。”此时,城墙上也出现了变化。一道号角声响起,京城所有人为之一静。“皇上驾到。”伴随着高亢而尖锐的声音。皇城外所有平民都是双膝跪地磕头。只有群臣和武者、修士静静躬身等候。景泰帝和明德皇后都来了。他们坐在城墙的御座上,看着下方群臣百姓。景泰帝微微抬手,“都平身吧。”淡淡的声音却在瞬间响彻所有人耳边。王鼎都是心中一跳,他感觉到了一种言出法随的奥秘。“这是人仙五变,千变万化,元气共鸣?”不仅仅是他,所有修行有成的人都察觉到了景泰帝的修为。所有人都没想到,景泰帝居然在这个节骨眼又突破了。王鼎心中暗道,“看来这是在示威。”“告诉所有人不要轻举乱动,他还没有倒。”“说起来我还真不知道景泰帝现在是什么修为。”“看来有时间要去皇宫一趟,摸一摸他的底了。”“如果此人还修炼了道术,一千多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境界?”这位被忽视的景泰帝,立刻引起了他的重视。景泰帝声音响起,目光看向了评判席上。“孟夫子,开始论道大会吧。”天下学宫宫主孟夫子站了起来,秉承着古代礼节,对景泰帝微微躬身,“遵陛下令。”转身看向了在场所有人,“本届论道大会现在开始。”“不论身份不论出身,只要自信,就可登台一展你的道理。”“开始。”随着他话音落下,人群中已经有一个老者走了出来。来者浑身弥漫儒家气息,花白的胡子托在胸前,走路也是颤颤巍巍,一副垂垂老矣的样子。只是他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他登上论道台,对着在场所有人微微拱手。“本人万有德,今日得逢盛会,就抛砖引玉。”“着有一篇《君父论》,请各位品鉴。”只见老头坐在了论道台准备的椅子上。双目微闭,头顶升起了一片浩然正气的光辉。光辉中一道年轻的身影腾空而起,赫然是万有德年轻时的样子。神魂出窍,浩然正气伴身,仿佛有一种天下正道的感觉。他抬手一点,神魂之力演化而出,在他头顶化出了一片完美国度。这国度中演化出了芸芸众生,朝廷诸公,帝王将相。帝王如君父,是朝廷诸公,百姓如子孙。万事亲躬,听取臣子的谏言,体察百姓的疾苦,以君父一般的胸怀,治理天下。底层的人,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中层的人,管理底层的人,执行着来自上层的命令。上层的人,管理着中层的人,制定各种国策来解决所有矛盾。帝王是最终决策者,平衡所有人,要以君父般的胸襟去处理所有事情,让利于民。最终人人守规矩,人人遵守制度,盛世自然降临。万有德演化出的世界是如此美好,赢得所有百姓叫好。大量世家弟子和一些勋贵皇宫贵族也是眼中露出笑意。景泰帝也是微微点头,这一篇《君父论》是真的说到了他心坎里。一个王朝想要长盛久衰,就是需要稳固的阶级,一切都要在他的掌控之中,一切都要由他来决断。平衡各方的利益才能长久。大虞天朝一千四百年都如此的平稳,就是如此。而且这套东西对于平民具有更大的说服力。万有德神魂之力收敛,对着在场所有人微微拱手。“论道分高下,不知哪位道友愿意指教。”论道大会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展现自己的道,第二个步骤就是道的比拼。道越辨越明,若是经不起他人的道检验,那这篇文章也只是锦绣文章做不得数。王鼎在台下看得真切,这篇《君父论》看似华丽实则并没有触碰到社会的本质。“此人之学流于表面,这个世界超凡伟力归于自身。”“很多人对于社会运转人类发展的根本并没有太大的认识。”“《道德经》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合适的。”“诠释那些惊世骇俗的理念反而不适合,一个不好就会被打上一个妖人的帽子。”王鼎很谨慎,并不会轻易暴露不属于这个世界文明的任何信息。他展露的各种商业理念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在这个世界都是有雏形的,只是没有人想到把这些东西融为一体。涉及世界运转根本道理的信息,他是不会随意泄露的。科学的方向,对于世界是有新的理解。这时,一道声音已经响起,“我来领教道友的道理。”只见一个黑衣人踏步而上登上了论道台,坐到了万有德对面的椅子上。来人头顶有一片黑色光芒升腾而起。:()我靠残玉知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