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除却巫山不是云 > 第6章(第4页)

第6章(第4页)

这是这些学校第一次公开面对全省招生,其他地市的学生过去根本没有机会去上这些学校,我们第一次意识到这些报纸上的名字竟然离我们这么近。

我们这些从小在B市长大的孩子,整个小学和初中的最高理想就是考上B中,从来没想过会有机会上比B中更好的学校,而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江雪和其他三位同学面前。

我突然感到一丝惊恐,我不知道江雪会不会去参加考试,我怕江雪考上了这些学校就不会去B中了。

我赶紧看向江雪,我发现她一直盯着手里的邀请信,从侧后方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似乎是皱着眉头,反正看不出高兴的样子。

我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得到二等奖,否则也可以去争取这个机会,我很羡慕那几位得二等奖的同学,不管到时能不能考上,至少能有机会去拼一把。

一周后,江雪和那三位同学去A市参加了四所高中组织的入学考试,毕竟谁都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就算考不上肯定也要去试一试。

我的心情非常矛盾,我希望江雪能考上A市的高中,那是比B中更好的学校,在那里肯定会有更高的几率考上清华北大,可是那样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三年里,江雪不仅不会上B中,还要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到时候别说和她在一起,就是想见她一面都难啊……

我甚至有些希望江雪不要考上,可又马上否定了自己这个自私的想法,我应该永远希望江雪好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去损害她的利益。

又过了一周,考试结果出来了,Y校去参加考试的四位同学中,只有江雪考上了。

她在和七百多位竞赛获奖者的竞争中取得了第十三名的出色成绩,成功被老牌名校S中录取。

江雪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她成了Y校历史上第一位被A市的重点高中录取的学生。

事情开始朝着我从未预料到的方向发展……

然而考上了S中,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去上S中。

我并不知道江雪的想法,于是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事实上在我眼里,去S中上学的困难确实太多太大了。

首先就是距离的遥远。

当年B市和A市之间还没有高铁,最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就是高速公路的长途大巴,大巴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时间就需要近两个小时。

B市是个小城市,倒不怎么堵车,A市就不一样了,车堵起来简直没个头。

我初一暑假时跟父亲去过一次A市,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下午的下班时间,我们坐的大巴车光是从A市的汽车站到A市的高速公路口就花了一个半小时时间。

如果再算上去汽车站的时间,在A市B市之间跑个来回就要花近八个小时的时间。

还有就是生活的问题。

下学期B中会启用新校区,所有学生必须住校,但是在B中每周都可以回家,既不会有想家的问题,也不会有洗衣服之类要自己解决的麻烦。

而在S中就不一样了,来回一趟要花费的时间显然决定了不可能每周回家,这就相当于提前开始了大学生活,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来解决了。

我并不是小看江雪的能力,但是我们这代独生子女大部分都是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出来的,江雪也不例外。

在这么小的年龄就要去陌生的城市独自一人学习生活,实在是太为难她了。

考虑到这些现实的问题,我相信江雪和她父母都不会愿意去S中的。我还是相信自己有很大的希望和江雪一起上B中。

不光是我觉得有这些困难,老师们也是这么认为。

做课间操时,我听到何老师和万老师说起这事,她们都觉得这么小的年纪就离开家太困难了,何况江雪还是个女孩;有天英语晚自习前,我看到周老师去问江雪要不要去S中,江雪的回答好像是还没决定,周老师则是建议她不要去,因为要面对的困难确实有点大。

不过不管别人怎么说,最终还是要江雪自己决定。

我曾想过要不要去告诉江雪,“不要去S中,和我一起上B中吧”。

但又觉得这样太自私了,我不能影响她理智的判断,毕竟这是事关她前途的大事。

五月底,我们班拍了毕业照。这是继小学毕业照后,我和江雪的第二张合影。我期待着以后还会有和江雪一起拍摄的下一张毕业照。

薛校长和毕业班的老师们都对江雪寄予了比以前更高的期望,他们觉得江雪已经手握一个保底的学校,这个学校甚至比B中更好,在中考时她一定能轻松上阵,取得比之前更好的成绩,肯定能为Y校增光添彩。

我也希望江雪能再一次创造神话,我发自心底地为她取得的一切成绩感到高兴,甚至比我自己获得成功更高兴。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我们所有人的希望都毫无征兆地在六月初戛然而止。

说毫无征兆也不准确,事后想起来,我其实是意识到了什么,只是没有在意罢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1年六月二日,是个星期六,我们照常补了一天的课。

我当时是骑车上学的,所以放学时不必等大家一起走。

我平时都是快速收拾好书包,赶紧去车棚取车回家,也是希望能节省路上的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