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这三位同学都是性格很好的人,我们在一起的四年都相处地很好。
两天的报到时间结束,第三天我们就集合领了军训的服装,就要开始军训了。李远因为在高中时就是党员,还被辅导员任命为我们班的班长。
整整一个月的军训还是非常辛苦的,远不是高中时那一周可比。
好在结果不错,李远因为是班长,和军训教官拉近了关系,最后还给我和他都搞到了“军训优秀学员”的荣誉。
国庆节七天长假我没有回家,毕竟才来这里一个月,课都没上过,我决定还是留在这继续熟悉环境。
国庆节之后,我们开始正式上课,不得不说,有几门课还真是挺难的,像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好在有不懂的都可以去问李远,他学习确实很好。
听他说,他本来是可以上清华北大的,也是没报好志愿才来到了四川大学。
这落差确实有点太大了。
李远有个女朋友在北京上学,除了发短信,他经常会用宿舍里的电话和女朋友联系,经常一打一晚上。
看着李远和女朋友聊天的样子,我想到了高中时的我和江雪,我们每周打电话时也是这样的幸福。
来到四川大学以后,我从没有停止过对江雪的思念,虽然我已经决定要远离她,让她过得更好,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地想她。
当时的手机储存量有限,短信多了就需要及时清理,我不舍得删掉江雪发给我的那些短信,就找了一些她向我表达爱意或者一起计划未来的短信存了起来。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都会翻看这些短信,边看边默默流泪。
我也会趁着宿舍没人的时候,或者自己一个人到校园里,听手机里江雪的那段录音,“陈阳,你放心,我是你的,我永远是你的。”
江雪的声音这么近又那么远,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次听到她对我说话。
我真的好想江雪啊,我又像高中时那样,想象着江雪在武汉大学的样子,想象着她此刻正在做什么。
如果有人能听听我对江雪的思念,我觉得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排解了。
而这个人在2004年冬天的时候终于出现了,她是一位女生,叫林楠,是我的同班同学。
我第一次对林楠有印象是在军训期间。
军训开始时我并没有见过她,军训中的某一天下午,我们没有训练,而是集体去校医院体检,这时我才第一次见到她。
我注意到林楠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她不像我们都穿着军装,她穿着便装和另外几个同样穿着便装的同学在那聊天。
第二,她的眉眼真有几分很像江雪,当然,其他地方完全不像。
林楠是一头短发,个子也比江雪低一些,应该是一米六,身材很瘦,不像江雪那样凹凸有致,不过,也绝对称得上漂亮。
听别人议论,我才知道这些不用参加军训的同学都是港澳台学生,他们不仅不用军训,还都住在环境更好的宿舍。
正式开课以后,我和李远、林楠被分在同一个英语课的小班上,又被英语老师分在同一个小组,经常会因完成小组作业而有机会一起相处,我们也就慢慢熟络了起来。
我发现林楠的普通话很标准,不像有台湾或者香港的口音,就疑惑地问李远。
李远听了哈哈大笑,他告诉我林楠就是成都人,只是因为有亲戚在国外,才被当作港澳台学生对待,我们班其他那几位所谓的港澳台同学也都是这样,没有一个是真正从港澳台来的。
当然,我对林楠的关注只是因为好奇,或许还有一点她像江雪的缘故,但是我从来没有对她有过超越朋友关系的想法。
从我们认识一直到最后毕业分别,我只把她当作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把她当作男生,她也是一样,我们绝对清清白白,这一点我们都问心无愧。
随着我们变得越来越熟,我和李远、林楠,还有林楠的室友,一位来自福建的港澳台学生,有时会在周末时坐校车去校本部,在成都市内逛一逛。
林楠是成都人,都是她带着我们吃各种美食。
其实我本来是不想来的,只是李远说他一个男生实在有点尴尬,非拉着我去不可,我才跟着来的。
成都的确是个好地方,有吃的有玩的,景色也美,只是没有江雪在我身边,这些都显得毫无意义。
出来吃饭时,林楠总是抢着买单,她总说她有在挣钱,不用我们这些没收入的人掏钱。
后来我才知道,她还真的是个小财神,她母亲给了她几千块钱让她炒股,她在股市里买哪支股票哪支股票就涨,每个月都能赚不少钱。
十二月的一天下午,我和李远吃过晚饭,李远就开始和女朋友煲电话粥,这时林楠打电话叫我们出去,说她正在楼下等。
“李远正打电话呢……他应该没空出去。”我看到李远在边打电话边向我摆手。
“那你出来啊,没他你走不了路吗?”林楠的话还是一如既往地直率,她人很善良,就是说话太直,总是不留情面。
“……行吧。”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我感觉就我一个人和两个女生出去,还是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