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日傍晚,王琰知县身着便装,不带随从,只身前往刁府而来。
好在近日李强、张健等人都忙于查案、剿匪,不在衙内,无人阻拦他的冒险行动,王琰才得以顺利成行,深入匪巢,去赴那鸿门之宴,作了一次极为神秘的私人造访。
王琰到得刁府时,丫鬟朱玉兰早已在门前守侯着,迎入府内,却从迎宾待客的大厅穿堂而过,直奔夫人居住的后院内室而来,朱玉兰解释道:“夫人仰慕大人才学广博、人品出众、风度翩翩。故不以一般客人对待,欲在内室选一清净之地与大人敞开心扉、促膝交谈。”
王琰心想:“既来之、则安之。任你如何装神弄鬼,我自有一定之规。”遂随玉兰到了刁刘氏的住所。
进得一间屋内,此屋不大,却装饰得雕梁画栋、描金镶玉般美丽,阵阵芝兰幽香,沁得人心旷神怡。
只听朱玉兰莺声传来:“大人请坐稍待,我家夫人说了,贵客来临必须沐浴更衣、梳妆打扮后才能相见,以显尊敬礼仪。”
王琰回了一句:“姑娘请自便。”
朱玉兰就出去了。
屋内留下王琰一人,半响无人照应,忖道:“这个刁刘氏,真是骄横得很,堂堂知县来访,非但不亲自迎接,反把我凉在这里,可恶之极!”
闲着无事,就在屋内度着方步,观赏着室内摆设。
这一看,不打紧,把个王知县惊得嘴也合不拢了。
原来屋子四周几案上,放置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光王琰能叫得出名字的就有十几种:左边的是翡翠碧玉石、光华夜明珠、金缕玉树苗,右边的是麒麟珊瑚宝、琉璃凤凰巢、镏金石英炉等等,里面墙角还有许多零星小件如:赤金链、紫瑛簪、白玉环、双凤錾,一件件宝孕光含、明华灿烂。
王琰虽不是贫寒出身,却也未曾见过如此辉煌的珍贵宝贝,不觉失口叫道:“真是价值连城,富可敌国呀!”
再看看那放置珍宝的几案,都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暗含檀香、油光蹭亮,上面还镶着一块大理石的台面,朦胧中隐隐透出山林湖水的景色,使人顿生雾里看花之感。
王琰摇首叹道:“这个刁刘氏到底是什等样人?就像这石中的风景,真是叫人迷糊不解呀!”
王琰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对四壁悬挂着的诗词书画条幅最感兴趣,一幅幅仔细看来,不乏历代文人和当朝名士的墨宝。
正面显眼处挂着三幅字画,一付大轴是本朝大学士刘墉刘罗锅的手笔,书的是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文,那龙飞凤舞、铁画银钩的字迹博得王琰的啧啧赞扬;一付横幅乃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真迹;还有一付条幅录着曹子建的《七步诗》,下款却署着“青城学子刘素娥手书”的字样,看来是刁刘氏本人的书法习作了,虽不能与名流大家相比,却也笔锋娟秀、神采奕奕。
王琰不觉笑道:“想我泱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连盗匪之人也竞相效法,附庸风雅,也是有趣。看来我对这刁刘氏还当另眼看待了!”
继而又想:“这刁刘氏为何将此三幅毫无牵连、水平悬殊的字画放置一处,又留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仔细观赏,其中必有用意?”
王琰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才,很快就参透了:“哦,哦,是了!这一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把我吹捧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公谨,那一幅:‘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是劝我睁只眼、闭只眼,而那‘煮豆燃豆萁’则是叫我对她不要‘相煎太急’。看来这个刁刘氏是个颇有心计之人,绝非一个没有头脑的盗匪。我可要提高警惕,不要中了她的圈套。”
正当王琰面壁沉思之际,忽地飘过一阵脂粉的香气,伴之而来的是一串娇嫩柔和、如糖似蜜的莺声燕语:“县太老爷大驾光临,寒舍顿感篷壁生辉,实是荣幸之至!”
王琰闻声赶紧回头观看,顿时惊得张口结舌、手足无措,半晌说不出话来。
原来眼前伫立着一位性感艳丽的女郎,一身千金贵妇的打扮,白褂子外面斜套着酱紫色的丝袍,头戴雪白的绒帽,佩带着琳琅满目的金玉装饰。
巨乳肥臀,前凸后翘。
一副熟透了的苹果圆脸,白里透红,发出灿烂花朵般的笑容。
随着两片红唇开启,从雪白晶莹的皓齿间又发出了一串银铃似的音律:“妾身刘素娥,给大人请安。”
说话间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弯腰鞠躬,行了一个大礼。
立起身来,闪烁着一双秋水似的明眸注视着王琰,恰似有千杯柔情、万盏蜜意要倾入对方的心怀。
可笑王知县,不知怎么也被这性感的尤物震慑得失却了魂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脑子里不断翻滚着白居易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随后又想到:“可惜她是个盗匪,见者甚少。否则青城第一美女的称号,绝对轮不到王玉姑的,那是非她莫属啊!”
继而又想到:“人们都说盗匪粗糙、野蛮、肮脏、笨拙,岂料想,也有这等丰满、柔嫩、精细、聪慧的可人儿!”
再说这个刘素娥,本是一个骄横无理、高傲自大的妇人,尤其是对官府更是藐视至极、不在话下。
可今日却不然,也许是王琰的翩翩风度、英俊风采感动了她,变得有点自惭,竟对知县大人礼仪有嘉,以至一再的柔情相待。
反过来,王琰又被刘氏的温情所感染,觉得这个万恶的刁刘氏也有几分可爱之处。
敌对双方本来可能发生的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就在这初次见面的短短时间内,由于爱的感召、情的升华而化解了,原本是剑拔弩张的唳气,变成了一片和善及友好。
两人相互对视了片刻,双方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几分爱慕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