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我真没想下围棋啊! > 第四百九十二章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赢(第2页)

第四百九十二章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赢(第2页)

手机震动,是阿依古丽的消息:“《轮到我了》第一次带妆彩排顺利完成。导演说,观众席要留一个空位,放一块‘听懂的心’木牌。”

我笑了。回复:“告诉导演,很快会有第二块。”

接下来的行程变得更为谨慎。我们绕开主干道,选择偏僻山路穿行,每到一处都尽量低调行事。但奇怪的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总有人提前知晓我们的到来。

在贵州黔东南的一个苗寨,我们刚下车,就有老人迎上来:“你们是来说话的吧?孩子们等了好几天了。”

原来,不知从何时起,“无界棋局”已悄然形成一条看不见的传递链。某个孩子看过视频,讲给同伴听;某位老师下载片段,在课堂上播放;某个返乡青年拍下照片,发到短视频平台……信息像野火般蔓延,尽管没有官方宣传,也没有资金支持,但它凭借最原始的口耳相传,一路燃烧至今。

这一次,我们在寨子里的老鼓楼前铺开棋盘。不同于以往的是,当地人加入了他们的传统元素??每位参与者落子前,需先敲一下铜鼓,象征“唤醒沉睡的话”。

第一个走上前的是个十二岁的侗族女孩,叫阿?。她父母在外省务工,她由祖母抚养。她敲响铜鼓,声音悠远,惊飞了屋檐下的燕子。然后她从发间取下一支银簪,轻轻放在棋盘一角:“**阿妈,你的生日我每年都记得。**”

全场寂静。紧接着,一位独臂老人缓步上前。他曾是寨中最出色的木匠,十年前伐木事故失去右臂,从此闭门不出。他敲鼓三声,放下一枚雕花木钮:“**对不起,是我太骄傲,不肯接受帮助。**”

他话音刚落,人群中走出几位年轻人,齐刷刷摘下背包,里面全是木材与工具。“伯,我们想请您教我们做廊桥。”一人说。老人怔住,随即老泪纵横。

那天,棋盘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图案:不再是黑白对抗,而是交织缠绕,如同苗绣中的双面锦??正面看是一种纹样,反面又是另一种风景。正如这些话语,既是倾诉,也是回应;既是伤痕,也是愈合。

夜晚,我们住在寨中吊脚楼。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沈砚之翻看着笔记本,忽然轻声道:“你觉得,我们是在记录历史吗?”

“更像是参与一场静默的革命。”我说,“不是推翻什么,而是让那些被忽略的声音,获得存在的合法性。”

他点头,在本子上写下新一行字:

>“语言不应是特权,

>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当一个人敢于说出‘该我了’,

>他就已经赢了。”

几天后,我们抵达广西百色附近的一个瑶族村落。这里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石山嶙峋,耕地稀少。村中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与儿童守望家园。

让我们惊讶的是,这里的孩子不仅知道“无界棋局”,甚至还自己组织了一场模拟活动。他们用石灰在地上画出简易棋盘,每人每天只能走一步,条件是必须说一句“心里话”。

“但我们缺一个人。”村小唯一的老师告诉我们,“没人能告诉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看着那些渴望的眼睛,忽然意识到:我们早已不再是发起者,而是接力者。这盘棋,早已不属于我和沈砚之,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个体,它属于所有曾被沉默压迫、如今试图发声的人。

于是,我们决定在这里停留一周,协助他们完善机制,并培训几位本地志愿者接手后续工作。我们教他们如何使用录音设备,如何整理“棋语”,如何通过社交平台与其他地区的孩子建立联系。

临别那天,孩子们送我们到村口。最小的那个男孩递来一颗鹅卵石,上面用红漆涂了个圆圈。“这是我走的第一步。”他说,“以后我会一直走下去。”

车子再次出发。沿途风景依旧壮丽,但我已不再只是欣赏。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落,都像是等待被倾听的故事。副驾上的雪莲种子静静躺着,仿佛也在积蓄力量。

某夜宿于路边驿站,我翻出娜玛的信,终于拆开。里面只有一张作业纸,背面画着一幅画:两个小孩站在雪山脚下,头顶是璀璨星空,脚下是一条延伸向远方的棋盘路径。旁边写着一行稚嫩的字:

>“老师,你说风会回来。那它能不能也带上我的话,送到阿爸那里?”

我握着信纸,久久不能言语。

沈砚之坐到我身边,轻声问:“还在想她?”

我点头:“你说,真的会有那么一天,所有孩子都能自由地说出心里话吗?”

他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许久才答:“也许不会立刻实现。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蹲下来听,只要还有人敢迈出第一步,希望就不会熄灭。”

他又翻开笔记本,添上最后一句:

>“这世上最勇敢的事,

>不是改变世界,

>而是在无人倾听时,

>依然轻声说:

>??该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