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春色满棠 > 第444章 要在打猎杀父王才比较好玩吗(第3页)

第444章 要在打猎杀父王才比较好玩吗(第3页)

与此同时,各地陆续出现类似祭祀之举。有的村庄自发整理族谱,补录早夭孩童之名;有的城镇设立“沉默祠”,专供人书写无法言说的心事并焚化;更有医馆效仿沈砚之法,在诊室旁设“诉心阁”,允许病人先倾诉后问诊。

朝廷起初警惕,派钦差调查,欲禁此类“巫俗”。然钦差亲历一次焚文仪式后,竟主动上奏:“臣观其所行,非蛊惑,乃教化。百姓非迷信神明,而在重建良知。若以此安民心、正风俗,何乐不为?”

皇帝览奏沉吟良久,终准民间自设“忆名坛”,不限形式,唯禁敛财欺诈。

自此,“念名安魂”之风遍及九州。

又逢春分,赎魂棠再度花开满树。这一次,奇异之事再起:每当有人在树下焚化忏悔文书,空中竟浮现淡淡人影,或点头,或合十,或悄然落泪。更有孩童声称看见“穿古衣的姐姐送花环”,老人则说“死去的老伴回来摸了摸我的头”。

弟子们再不敢称之为“幻象”,而是恭敬称为“回响”。

沈砚依旧每日出行,足迹遍及穷乡僻壤。他在荒坟为无名尸唱安魂曲,在驿站为客死异乡者写归乡信,在战场遗址召集老兵共诵阵亡将士名录。他不做惊天动地之举,只是坚持一件事:让每一个被遗忘的灵魂,至少有一次被人提起名字的机会。

十年后的某个冬夜,他病倒了。

并非重疾,而是年岁使然。脉象平稳,唯气血渐衰。弟子们日夜守护,他却笑着推开汤药:“不必强留。该走的时候,就该走了。”

临终前最后一日,他执意让人扶他至棠树下。此时正值腊月,万木凋零,唯赎魂棠依旧枝叶苍翠,四花并蒂,晶莹剔透的无相棠在寒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守护着某种永恒的秘密。

他抚摸着树干,轻声道:“这些年,谢谢你替我记住他们。”

忽然,一阵暖风吹来,尽管寒冬凛冽,棠花竟纷纷扬起,在空中盘旋飞舞,形成一条蜿蜒之路,直通向远方星空。

他抬头望去,只见路上走来无数人影??母亲抱着襁褓对他微笑,孟婉清白衣飘然回首,阿禾手持桂花糕蹦跳前行,净尘合掌致意,还有那无数曾在《疾苦录》中留下名字的男女老少,皆面带安宁,步步而来。

“你们……都来了?”他声音微弱,却含笑意。

为首的母亲轻轻抚他的发:“我们一直在。现在,轮到你休息了。”

他闭上双眼,嘴角含笑,呼吸渐缓,终至无声。

那一夜,整座知心书院灯火不熄。弟子们自发守夜,每人手持一盏纸灯,围绕棠树静立。没有人哭泣,因为他们知道,沈砚并未离去,只是加入了那条长长的路,成为后来者心中的灯火。

三日后,他们在棠树根旁发现一块天然石碑,未经雕琢,却清晰浮现四个大字:

**人人知棠**

无人知其来源,唯有守阁人whisper道:“那是心诚者所见,非人力所能刻。”

自此以后,凡怀抱真诚靠近赎魂棠者,皆能在树影中窥见自己内心最深的记忆。有人痛哭忏悔,有人释然微笑,有人默默写下一封信,投入火坛。

而每年春分,总有无数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棠树下点燃素烛,诵读一段段名字:

“林阿禾,十七岁,救人而亡,爱吃桂花糕。”

“李氏,无名,岭南产妇,愿儿见春。”

“净尘师太,断龙谷尼庵主持,守善至死。”

“陈婆之女,足有红痣,畏雷声,应名‘念娣’。”

……

声音汇成河流,流向天地之间。

风起了。

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

“我在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