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启点头,提笔疾书。
越来越多的人来了。他们带着残章、遗物、血书、梦呓,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有些人甚至说不出完整句子,只能比划、哭喊、在地上画符号。但言启都懂。他不再说话,却听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因为他已成了“听”的化身。
某夜,月圆如镜。言启独坐井畔,忽然察觉井水微动。一圈涟漪自深处荡开,继而,一只苍白的手缓缓浮出水面。
那只手纤细、枯瘦,指甲断裂,掌心有一道旧疤??那是许绾当年割腕封阵时留下的伤。
言启猛地后退一步,心跳如雷。
下一瞬,整口井轰然震动,蓝焰自底燃起,幽幽照亮井壁。火焰中浮现出无数影像:
一位白发女子在雨中合上玉匣;
九守护者齐聚秘殿,誓言如铁;
萨满学徒在风雪中摇铃;
狱卒在密档前泪流满面;
渔家寡妇站在礁石上,海面萤火升腾……
最后,画面定格在许绾倒下的瞬间。她望着回音树,唇边含笑,轻声道:“师叔,这次换我先走一步。但你要答应我……继续听下去。”
火焰熄灭,手沉入水中,再无踪影。
言启跪倒在地,泪水滑过脸颊。他终于明白??她并未完全消失。她的记忆虽被剥离,可她的意志,仍藏在地脉之中,借由“心锁阵”与九器残余之力,在关键时刻唤醒共鸣。
她是通过“证之砚”与“回音树”的联结,短暂回归。
也是在提醒他:敌人,从未停手。
翌日清晨,言启召集所有抄录员,将近年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册,命名为《未亡录》。他在扉页写道:
>“此书不载帝王功业,不论江湖恩怨。
>只记那些被烧毁的碑、被剪去的信、被捂住的嘴。
>若有一天世人皆说‘从未有过真相’,
>请翻开它,听听这些不肯死去的声音。”
他命人将副本送往十二藩国、海外孤岛、西域商路、北境部落。每送出一本,便摇一次铜铃。
铃声穿越山河,传至远方。
一个月后,西漠传来消息:一名年轻学者在集市公开朗读《未亡录》片段,当场被捕。但当晚,全城灯火骤灭,千家万户窗口亮起烛光,人们齐声背诵那段文字??“永昌三年冬,朝廷令各地上报饥民数,实死者八千,报仅三百。”
三天后,北境爆发民变,百姓掘开冻土,挖出深埋百年的“雪忆碑”基座,上面赫然刻着被熔岩枪灼烧过的痕迹。萨满学徒之子手持残片,立于高台,怒吼:“你们烧得了石头,烧得了书,可烧不了我们心里记得的事!”
与此同时,中州街头出现匿名传单,标题为《先帝驾崩前三日政令考》。文中详述李昭篡改圣旨全过程,并附有原始印泥成分分析??与宫廷档案库所存样本完全不符。太子震怒下令追查,却发现负责调查的御史一夜之间集体失语,喉部肿胀如窒息,却查不出病因。
言启知道,这是“伪言咒”的升级版??不再是污染信息源,而是直接攻击传播者。
他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将《未亡录》转化为“默诵文本”,即无需开口即可在心中传递的意念密码。他亲自刻录第一批玉简,分发给核心成员,并传授“心印术”:以呼吸为节,以心跳为拍,将文字烙印于神魂深处。
这一夜,南陵山上万籁俱寂。数百人围坐回音树下,闭目凝神。没有声音,却有无数话语在空气中流转。树根微颤,叶片发光,仿佛整座山都在倾听。
而在千里之外的皇城地底,一座隐秘殿堂悄然开启。
青铜门上刻着同样的符号:**三圈螺旋,中间一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