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 第1007章 我真穷啊(第3页)

第1007章 我真穷啊(第3页)

西漠鼓阵自行击响,声波如浪,沙丘崩塌成路;

东海海面浮现千盏幽灯,组成一行巨字:“我们在听”;

而中州皇城上空,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正正照在那根破土而出的“叩心桩”上。

桩顶血纹剧烈跳动,仿佛心跳。

地底深处,传来一声闷响??似有巨锁断裂。

阿砾闭目,体内鼓声再起,这一次,不再是孤独的搏动,而是与天地同频的共振。他睁开眼,对言知道:“九器残魂已在人间扎根。它们不需要名字,不需要主人。它们就是风,是水,是火种,是每一个在黑夜中低声说‘我记得’的人。”

言知望着天际光柱,轻问:“接下来呢?”

“接下来?”阿砾拾起一根枯枝,在地上划出一条线,“我们不再躲了。从今日起,南陵不再是避世之地,而是起点。我要让每一口井都成为讲坛,让每一面墙都成为史书,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不可删改的证人。”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

“他们想用制度收编真实,我们就用真实瓦解制度。

他们想用书籍框住记忆,我们就让记忆长出翅膀。

他们以为控制了话语权,就能掌控历史??

但他们忘了,最锋利的言语,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

而是刻在人心上的。”

数日后,第一所“民间真言堂”在南陵建成。

没有飞檐雕梁,只是一间修缮过的旧学堂。门前立碑,上书两行字:

**“此处不说官话,只讲真话。”**

**“你可以不信,但你不准忘。”**

每日清晨,总有孩童在此朗读墙上文字;傍晚,则有老人讲述亲身经历。有人讲饥荒年易子而食的惨痛,有人讲官吏强征民女充作乐姬的暴行,更有人坦白自己曾为自保而出卖邻里……每一段话都被记录下来,拓印成册,由信鸽送往各地。

短短一月,此类学堂在十七省悄然兴起。或藏于山寺,或设于渔舟,或依托古井,或依傍残碑。它们无统一规章,无官方背景,却因同一信念而共鸣:**不让任何一段真实,死于沉默。**

而《万民纪》的官方版本,渐渐显露出尴尬处境。百姓并非不读,而是读完后,总觉少了什么。那书中文字工整、语气克制,仿佛经过千遍打磨,反倒失去了血肉温度。有人感慨:“书里的故事像标本,墙上写的才是活着的人。”

更令人不安的是,《万民纪》的印刷坊接连发生怪事:

一次,整批新书墨迹未干,所有“病故”二字自动变为“被害”;

一次,装订完成的书册半夜自行拆开,页序全乱,重新组合后竟成一部完整冤案录;

最离奇的一次,某地书库突起绿焰,火光中浮现人影,齐声诵读被删之文,火灭后,地上只余灰烬拼成四字:**“真言不烬”**。

中州震怒。

皇帝终于下令查封所有民间真言堂,派遣“肃言卫”缉拿“妄语惑众者”。可命令下达三日,竟无一地执行。

北境守将上奏:“百姓掘出先祖遗骨,跪请保留真言碑,军心已动,不敢镇压。”

西漠节度使密报:“鼓阵夜夜自响,士卒耳中皆闻亡魂之声,恐生兵变。”

连中州本地,也有县令称:“民宅墙上自发显字,擦之不去,焚之不毁,今全县八成人家皆有‘违禁文字’,法不责众。”

皇帝独坐深宫,手中握着一封密报:

“叩心桩已破土三丈,根须蔓延至皇陵地脉,吸噬龙气。钦天监测算,若任其生长,百日之内,皇城地基将裂。”

他抬头看向殿角那口古钟??原本象征权威的“定音钟”,此刻钟身爬满裂纹,隐约传出低语,竟是千万人齐声诵读《未亡录》的片段。

“砰!”

一声巨响,殿门被撞开。

一名太监跌爬进来,满脸惊恐:“陛下!地窖……地窖里的谐音钟……它……它自己响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