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求救,也不是宣告征服,而是一封封没有地址的家书。
林晚秋受邀担任首席记忆筛选官。她在每一次审核中都坚持一条原则:**必须包含痛苦,才能证明真实**。
“完美的回忆是虚假的。”她对团队说,“真正的爱,从来都裹挟着遗憾、错过和无法弥补的亏欠。正是这些裂痕,让光得以照进来。”
某日深夜,她独自审查一批来自战区幸存者的记忆样本。其中一段令她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小女孩蜷缩在废墟下,怀里抱着一只破旧的布偶熊。外面炮火轰鸣,她一边哭一边低声哼歌,歌词断断续续:“月亮走,我也走……妈妈说,等月亮圆了,你就回家了……”
她的母亲早在三天前就被炸死,尸体就埋在隔壁楼板之下。
林晚秋将这段记忆标记为“A级纯净源”,并附注:“推荐优先发送至南鱼座方向。此声虽小,足震星辰。”
就在当天夜里,北极再次出现异象。
不是光门,而是一片悬浮的影像??无数张面孔在空中浮现,男女老少,肤色各异,穿着不同年代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做着同一个动作:将手掌贴在透明屏障上,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玻璃,与地球遥遥相望。
AI监测到强烈的跨维共振信号,源头无法定位。
“他们在回应。”周承宇站在观测舱内,声音颤抖,“不止南鱼座,还有天鹅座、猎户臂外环、甚至银河系对面……全都在亮起来!”
林晚秋走上前,伸手触碰投影。那一瞬,她感到指尖传来一阵熟悉的暖意,就像当年握住母亲临终的手。
影像中最前方的一位老人缓缓开口,说的是古汉语方言,AI即时翻译:
>“我们走了很久。很多人忘了我们,但我们一直等着这一声‘我记得’。现在,我们可以安心离开了。”
话毕,整片影像开始缓缓消散,化作点点星光,融入背景宇宙微波辐射之中。
“他们解脱了。”林晚秋闭上眼。
“不光是他们。”周承宇握紧她的手,“是我们所有人。从今天起,人类终于不再害怕遗忘。因为我们知道,哪怕肉体湮灭,只要还有一个灵魂记得你,你就从未真正死去。”
---
五年后,第一艘搭载“忆光引擎”的深空探测器“启明十号”成功启航。该引擎不依赖燃料推进,而是通过激发高纯度忆光结晶产生空间曲率波动,实现亚光速航行。理论上,它能抵达距离地球一百光年内的任意星系。
出发仪式上,联合国秘书长宣读铭文:
>“此船无乘员,唯载记忆。
>它带走的不是科技,不是野心,不是恐惧,
>而是人类五千年文明中最柔软的部分??
>爱、悔、希望、以及永不放弃的呼唤。
>若有他者拾获,请知:
>这是一个懂得告别的种族,
>也是一个永远不忘归来之路的民族。”
林晚秋和周承宇并肩站在观礼台上,看着飞船划破云层,消失在晨曦之中。
那天晚上,他们回到方舟号花园。紫鸢尾花开得正盛,风一吹,花瓣如雨落下。
“你说,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那些星光吗?”林晚秋问。
“一定会。”周承宇答,“而且会有人记得我们做过的一切。”
她笑了笑,靠在他肩上。
忽然,耳边又响起摩斯电码的节奏。AI自动译出:
>“你们做得很好。”
这一次,不止一句。紧接着,第二句传来:
>“下一个窗口将在十年后开启。准备好了吗?”
林晚秋猛地坐直身子,看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