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向着眼前的白衣少年躬身一拜。
“学宫分作……五环,八宗,九宫,十八楼,七十二阁,三千九百殿……”
“每一宫,阁,殿的作用都不同……”
红衣少女指尖凝出赤色光焰,在空中勾画出立体图景!
“五环,是指,将学宫,视做一个城镇的……以须臾神殿,为最中心,向外扩散,一共可分化为五圈儿……一圈儿为一环。”
“学宫内的学子,也总共分为五个层阶,在不同的环内活动,修行,学习……”
少女眼前的立体图景,化作整个须臾学宫的俯瞰图。
随后,少女在最外圈一点儿。
林尧看见了各种学堂,学堂的石板路上,是一个个行色匆匆,身披白衣的学子……
“他们的修为……”
少女此时喑哑开口。
“被封闭了。”
“他们是生活在五环的弟子,也被称作外环弟子……”
“不论什么修为,来到学宫。”
“都至少要当十二年的凡人,封禁自身修为,修习山医命相卜,书数射御术,琴棋书画,武术杂艺。不求样样精通,最起码得精一多能。”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这些杂艺将来不再踏入修真,也能得个凡间富贵。而踏入修真则可能是成道之基,也是人道之心的寄托。同时也是一种考验,连这些文学杂艺都不能认真学习,入了内环,真正传授高深的仙法又如何能够深入理解?”
“在外环,修行满十二年,通过大考,就可进入内环,也就是四环内修行。”
少女抬手,指尖触碰在第四环的立体楼阁上。
林尧看见,一栋栋藏经阁……
这里的学子,已经有了一些仙家气派,但更多的,则是捧着一本本经文,往来穿梭。
还有的学子,看书时眉头紧锁,看几页书,还要拿一本字典似的书籍查阅。
少女站在林尧的身旁开始解释……
“入了内门,灵墟界,其他的文字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古神一脉的,太古玉恒篆文。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字。”
“每个字都具有独特的道。普通散修最少要学习三千字,普通内环弟子最少五千,真传弟子万字,等境界到了一定程度要掌握五万字。到这基本够用了。另外,宗门典籍还有独特的密文,没有这些密文的解法根本没法读懂典籍。”
“所以四环弟子,最重要的便是识字……”
少女的手指,继续往里移动。
移动到了第三环。
林尧在这里,看见了青玉阶,看见了阴阳鱼广场,看见了雕栏玉彻……
少女的声音,也在这时传来。
“三环……”
“也就是我们目前所在的地方……”
“入了三环的弟子,开始真正接触学宫的核心修道方式。”
“各种护道之术——法术,咒术,剑术,护身术每种都要涉猎。”
“另外,丹器符阵四艺也不是说就学一个就行了。都要修行。”
“不通丹道,别人给你个丹药你就敢吃,给一个丹方描述什么效果就敢委托别人炼制。最后只能被人坑害。不懂炼器别人炼制的法宝有什么后手都不知道。不懂阵法被别人困住就束手无策,寄希望于以力破巧,哪那么容易?符法更是诸多修行的基石。丹器符阵四艺,学宫要求一精多能。”
“三环弟子,最是忙碌,课业也最是繁重,因为高深的法门,都是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才能支撑其运行——比如说三真气丹道修行。”
“丹道分为草金兽气四个途径。前三个途径乃是通过药物血肉金石的配伍而成丹。灵气丹道跳过第一个步骤,不搜集药材,而是直接提取灵气,通过对灵气的理解,分割灵气直接构成丹药所需的灵气种类,凝聚成丹。”
“不依赖于珍惜草药。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学习完整的太古玉恒篆文,通过篆文明了灵气,又需要学习,各种灵气对应的阵法符文方便提取对应灵气,还需要炼制相应的阵盘作为循环使用。可以说要学这一门丹药修行方法就要比别人多学很多杂艺。”
“另外,各种的课程安排,考试,测验,罚抄一个不少。”
“三环内的学子,就算盘膝运功,都要精准掐算时间,避免错过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