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太好了!如果能够顺利诛杀童贯,官军群龙无之下必定撤军,咱们这次长江之战,总算有了把握!”
“这件事,还请大哥上报圣公,”苏信也趁机说道:
“之后两军征战时,可能还需要圣公下令,让咱们的起义军配合兄弟一下才行。”
“没问题!”庞万春随即“腾”的一下站起来道:“我这就去向圣公报告!”
“他老人家听说小侯爷派人来了,心里必定欢喜之极!”
……
与此同时,汴京城中。
扈三娘全家四口在于化龙的保护下,一路进了城。
然后姑娘才得知,小侯爷在侯府旁边给她家租了个小院子,甚至还安排了可靠的厨娘仆役,让他们在汴京城里顺顺当当安了家。
等安顿好了家人,扈三娘立刻便随着于化龙,到侯府里拜谢小侯爷。
等燕然见到扈三娘,知道于化龙这次任务圆满完成,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心中也是暗自欣慰。
话说他从前读《水浒传》的时候,那些耿耿于怀、心意难平的事,终于又少了一件!
扈三娘心中也是感念燕然的大恩,这山东大妞见了燕然的面,便是大礼参拜下去,看向燕然的眼神也满是崇拜和仰慕。
等到燕然问起扈三娘接回家人的经过,知道姑娘这件事办得干脆利落,心里也对这姑娘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又寒暄了一阵,小侯爷终究忍耐不住好奇,将话题引到了扈三娘“一丈青”这个外号的由来上。
结果到底还是因为扈三娘常用的那根套索的缘故,才得了这个诨号,这下燕然心里的谜团算是彻底解开了。
然后他又问起扈三娘的武艺,三娘放下茶盏笑着说道:
“我惯用的是日月双刀和红锦套索,马上步下的功夫,多少也学了一些。”
燕然一听之下,心里就想见识见识这套索是怎么用的,于是向扈三娘笑着问道:
“能不能演练一下让我瞧瞧?咱汴京土包子,好歹也长长见识!”
扈三娘听燕然说得有趣,言语间更是毫无高官的架子,心里不禁越多了几分难言的亲近。
于是姑娘爽利地站起来,走到院落正中,自腰间抽出了那条江湖闻名的红锦套索。
“若是马战,这边就套在马鞍桥上……”扈三娘将套索尾部的一个绳套,出示给燕然看。
之后又给小侯爷看另外一头,只见两丈长的红锦套索全都由丝线拧成,虽然只有小指粗细,但却极为坚韧。
只是这红绳的粗细颜色,怎么看怎么眼熟,倒是忘了在哪部电影里见过了……
燕然摇了摇头,在脑海里把这条红绳和扈三娘的组合,先扔到了一边。
随即他看到那条套索前端,还拴着一个酒杯大小的钢钩,钩尖锋利之极!
姑娘将套索握在手里,笑着说道:“这套索配合刀法使用,突然出手之际很难防备。”
“另外它是软的,敌人用兵刃也无法阻挡。”
“没错没错!”燕然也笑道:“确实是软的才好!”
三娘当然没听懂燕然的弦外之音,姑娘又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