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昼夜不停的抢收,旺什村的瓜田终于见了底。只剩下零星几个晚熟的瓜妞子,藏在茂密的瓜秧下,像舍不得离家的孩子。绿油油的藤蔓间,偶尔还能看见几朵迟开的黄花,在晨露中轻轻摇曳。
但如今也没办法,只能狠心犁了!
二冬子在地头上已经张罗着犁地的事情,他们先来到老杨家的地块,这片连成片的瓜田在晨光中泛着湿润的土色。
苏阳蹲在地头,手里攥着一把削尖的木橛子。他按照系统提示的间距,每隔三步就用力插下一根
“二冬子!”
苏阳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指着木橛子凑近了六子的耳朵:“就按这个间距来,但是犁深尽量往下压,能犁多深就多深。“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要是遇到缺苗的地方,记得把犁头往上抬一抬,没事。”
“放心吧阳子。”二冬子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他朝身后招了招手,另外两台拖拉机也“突突突“地动起来。
这些人都是自己人,所以都比较放心。他们主要负责白天的翻耕,等到了晚上撒秸秆和捡料的时候,就要换另一班的人来干了。
二冬子跳上驾驶座,熟练地挂挡。拖拉机缓缓开动,锋利的犁铧插入泥土,翻起一道道深褐色的浪花。苏阳看着他们沿着木橛标记的路线前进,这才放心地往村里走去。
村口小卖部的公用电话前,苏阳摸出几个硬币。他拨通了陈大明家的电话,等了一会,话筒里传来六子的声音。
“六子,今晚多带几个靠谱的人过来。“苏阳压低声音,“白天犁过的地,晚上都得把东西挑干净。”
苏阳挂了电话,心里忽然有点紧张,感觉今天要挑灯夜战了。
普通5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单铧犁,耕深四十公分左右,理论作业是一天十几亩,但是瓜田土壤经过多年耕作,土质相对疏,地块连片面积大,转弯掉头时间少。还有这三步一犁的间距够大。
这一台拖拉机,一天时间就能干出二十亩的面积来。
这三台的话,一天就是六十亩的地。
照这个度来看,还是太慢了。
看来机器还是少了。
等今晚看看玉料的情况,等明天再去一趟远大农机厂,能搞几台是几台吧。
到了傍晚的时候,拖拉机就停了下来。
起初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蹲在地头,嘴里叼着烟卷看热闹,可这犁地撒料的活计看久了也乏味。待到炊烟升起时,连最好事的王老汉也拍拍屁股回了家。
加上这些地块距离村子有段距离,所以大家也就不往地里来了。
这正是苏阳想要的清净。
他站在地垄上,眼中浮现出只有自己能看见的系统光幕。那些闪烁的光点像夏夜的萤火,在黑暗中勾勒出玉料的分布图。
十几个精壮汉子分成两拨:一队提着竹筐紧跟在苏阳身后,专门捡拾成色好的大块玉料;另一队则猫着腰,借着月光在土坷垃里翻找零星的碎料。
新犁的土壤松软得像筛过的面粉,铁锹轻轻一插就能带出埋藏的玉石。
苏阳根据系统的指示,手持手电筒,碰到亮光点就晃晃,随后就有人立刻跑过去挑拣。
由于被翻耕了土壤,大家只需要刨上几铲子就能找到。
虽然众人心里都犯嘀咕,怎么那么像长了透视眼?
但此刻月光被云层吞没,四野漆黑,谁还顾得上多想。
加上这种捡钱的刺激感,大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