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110116(第7页)

110116(第7页)

“请陛下恕罪!此事是臣一时想岔了,臣不该让陛下声名受损!”

秦始皇立刻满眼惊喜看着对方,重新握住了他的手,

“如此说来,将军愿意留在咸阳了?”

一旁的李世民睁大了眼睛:等等,这就是秦始皇的演技吗!!果然深得昭襄王和先王真传啊!

王翦看着君王无比真挚诚恳的目光,终是开口应下此事,彻底放弃了来时的打算。

如今他已身居列侯高位,王贲也因战功被封为了大良造。

就连王离也得了陛下的重用,去年就被派去边关监工修长城了。

王家,成了当今大秦最显赫的新贵之家。

而等到他百年后,这列侯之位会降一级,落到王贲的身上,到时,他也会成为大秦同样屈指可数的关内侯

殊不知,这让世人羡慕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盛况,却如同一把悬在屋梁上的无形刀剑,让王翦生出了不安。

正如《左传》所云:君以此兴之,必以此亡之。

他自忖不过一介武夫,灭国之功乃是顺势而为,绝不敢跟变法兴国的商君相提并论,也不敢跟主少国危时力挽狂澜的穰侯相比——

同居列侯之位的商鞅、魏冉,最终都落得个潦倒收场,只凭着战场杀敌换来这高位不胜寒的王家,真的能成为一个例外吗?

所以,他思来想去,才想出了这么个急流勇退的办法。

可是此时此刻,他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君王的不舍和诚意。

其实,待他迅速冷静下来一想,也知道陛下口中,所谓“世人以为朕妒贤嫉能,才会驱逐你”的话语,不过是故意挽留自己的小心机罢了。

然而,一个富有四海的君王,肯这样屈尊降贵花小心机来哄他一个耆老之臣,又何尝不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呢?

再想想陛下对吕不韦的宽容,和太子一贯的仁慈恐怕,自己的确是多心了。

王翦低头,看着君王紧握着自己的那双修长有力的手掌,感动的泪水再也绷不住滚滚而下

派人护送他离开殿中后,秦始皇眼中闪过一抹黯然,

“王翦请辞,是因为不信朕。”

李世民主动牵起父亲的手走回殿上,

“阿父,他最后答应留在咸阳,就代表已经相信你了呀。”

秦王目光幽邃,难得主动开口提起陈年往事,

“商君之死,乃是形势所迫,穰侯之死,是他不甘野心落幕,而白起之死”

李世民端起案桌上的云纹高足玉杯,让父亲先喝口茶水,趁机劝道,

“阿父,往者已不可追,白起当年落到那个下场,王翦不放心亦是人之常情,但阿父你亲政后,从未杀过忠良功臣,就连当日张扬跋扈的吕不韦,也得到了将功赎罪的机会孩儿相信,阿父一定会用时间向世人证明,你并不惧怕大臣功高盖主,也绝不会亏待每一个忠心大秦的朝臣!”

都是聪明人,王翦今天进宫请辞的背后原因,他和秦始皇当然看得明白。

无非是王家已经位居人臣之极,对方担心功高盖主,会落到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想及时退出朝堂。

偏偏,在此之前的秦国朝堂,还真有好几起这样的先例——

这也是史书上,赵高能成功说服李斯合谋的原因。

以李斯在胡亥登基后,不顾对方不满一再苦心劝谏来看,他虽然背叛了秦始皇临终的遗诏,但对秦国,无疑是忠心耿耿的。

他的背叛始于担心,始于商鞅几人的下场,担心新君扶苏即位,又会因政见不合而杀了他开路。

而为秦国披荆斩棘夺城无数、最后却因范雎进谗被赐死的白起,自然,也更会让王翦这样的武将之家心有戚戚焉。

但李世民劝父亲的这番话,也说得极有底气。

因为他知道,秦始皇终其一生从未乱杀过功臣。

巧的是,他也一样。

秦始皇见孩子说得信誓旦旦,心头那些烦闷顿时消散不少,放下玉杯,眼中带笑问道,

“哦,你就这么相信朕?你真不怕朕将来年老昏庸,滥杀无辜?”

“哎呀!”李世民抱着父亲的手臂晃,笑得像一只狡黠的小狐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