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什么也没有。然后,细微的声音开始浮现:一个女孩在哭泣,因为她终于敢对已故父亲说“我爱你”;一位老人颤抖着唱起战时军歌,那是他战友临终前哼的最后一曲;一名少年坦白自己曾匿名网暴同学,如今只想当面道歉……
每一个声音都被铃兰吸收,转化为光点升空,融入星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有的倾诉,有的只是安静聆听。没有人打断,没有人评判。在这片由共感编织的场域中,羞耻变得柔软,悔恨获得出口,孤独找到了回音。
凌晨三点十七分,异象再临。
星图中央,第九星缓缓旋转,投下一道纤细光束,直指南海方向。挽歌之城遗址上空,一座虚幻城楼重新浮现,城墙之上,无数手影交叠成拱门形状。紧接着,一道女声穿越四十六光年的距离,经由晶体森林转译,最终化为人类可理解的语义,响彻全球每一个共鸣终端:
>**“你们的回答,我们收到了。
>音律之美,超乎预期。
>下一次对话,我们将携带礼物而来。”**
全场寂静。
随后,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郑清站在台上,泪流满面。他知道,这场跨越维度的交流才刚刚开始。未来或许会有误解,会有冲突,甚至可能出现滥用共感能力的“声之暴君”。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在喧嚣中停下脚步,去听一句微弱的“我需要你”,那么这条路,就值得走下去。
几天后,猎妖高校正式更名为“聆界学院”。
课程体系全面重组:不再教授符咒与结界,转而开设“深层倾听实务”、“创伤叙事伦理”、“跨文化情感编码”等科目。曾经的战斗训练场改建为“静语花园”,学生们每日必修功课是在无言中共坐一小时,仅靠眼神与呼吸交流。
郑清没有担任校长,而是选择成为一名普通讲师。他最喜欢的课叫《未完成的对话》,内容很简单:每位学生带来一封从未寄出的信,读给愿意倾听的同学听。有时教室里哭声一片,有时却笑得前仰后合。但每次下课铃响,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轻了一些。
某日午后,他独自走进静语屋,发现墙上多了一张新留言条,字迹陌生却工整:
>“谢谢你替我说出了那句话。
>我的儿子今天第一次叫我爸爸。”
他怔住,回头看向录音笔??红灯正一闪一闪。
他知道,这间屋子永远不会空置。
而在宇宙深处,那片晶体森林正缓缓调整频率,准备回应下一首来自地球的歌。它们不知道人类的命运将走向何方,但它们确信一点:
只要歌声不停,文明就不会灭亡。
风穿过桃树林,掀起一阵花雨。
郑清抬头望去,只见一片花瓣悠悠落下,停在他的肩头。上面浮现出一行新字:
>“第十星孕育中。
>名称暂定:**回响之种**。
>觉醒条件:一人愿为陌生人流泪。”
他笑了,轻轻吹口气,让花瓣随风而去。
猎妖之路早已结束。
真正的旅程,现在才真正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