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含知说:「这话你说多少次了!每次都说要送给我,每次你都说话不算话。」
大家都笑起来。
宁安放眼看去,她爸这几个老朋友,难得的都是在投身革命之前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以类聚,还是有道理的。
她跟大家闲扯了一会,就回到自己的懒人沙发上去坐着,汪齐光也跟着她走了。
他把自己的那个信封递给宁安,小声说道:「我今天也没准备礼物,先用这个借花献佛行吗?」
「不行。没诚意。」
「我回家再给你准备一份新的。这个你也收下,好不好?」
宁安接过去装进了自己的大衣口袋。
谁会嫌新衣服多啊。
老刘漫不经心的坐在椅子上,屋子里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睛里。
老头笑了笑,问汪振华:「齐光是46年出生的吧?」
「对。都25了。」
「差不多该成家了。」
汪振华扭头看了看儿子和宁安,也跟着笑起来。
因为姚海棠的到来,今天的聚会就真的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扯闲篇。
大家回忆以前打鬼子的经历,说起当年的艰苦,再说说今天的美好生活,说说天气,说说农民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说说工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
绝对政治正确!
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宁安和汪齐光边听边笑。
中午简单吃过午饭,来的最晚的老刘第一个起身告辞,「年纪大了,精神头不行,这就扛不住了,我得先走一步,赶紧回去休息。」
他一开口,李明德紧随其后,老汪也赶紧说道:「咱们今天就到这儿吧。谢谢老几位陪着我闹腾。我就是儿子康复,心里太高兴了,想跟老哥几个分享一下喜悦。」
这天实在聊不下去了。
按理说老朋友一起扯闲篇能无限扯下去,关键是得说真正想说的话,想说什么说什么,现在说的都是些啥啊!
汪齐光也跟着道谢。
这一通流程下来,今天的聚会就彻底结束了。
老刘夫妻,李家三口和萧家三人,一起离开了老杨的小院。
汪家作为组织方,留下来帮老杨夫妻收拾残局。
等人都走了,冯希孟跟汪齐光说:「你走的时候把这个布墩子带走,抽空给安安送过去。」
「好。」
汪齐光先答应了下来,又不好意思的问道:「冯妈妈,您还有没有荞麦皮和同样的布料?我刚才跟安安说,要给她缝个脚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