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4章
巨大的标准化厂房一排排矗立,崭新的机器设备正在调试安装,从东北、四川等地调集来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们,已经在接受初步的培训。
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让见过世面的廖公都暗暗点头,更别提那些地方官员和厂长了。
随后,在园区最大的会议室里,召开了项目汇报会。
各厂负责人汇报了设备安装、人员到位、初期生产计划等情况。
这个秘密计划,从林火旺在东北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在心里策划了起来。
至于后面能不能完成,能达到什么程度,当时的林火旺也是没有底的,要依靠他之后自身的实力,以及对国家的影响力来判定。
很幸运的是,到港之后,林火旺借力打力,在英资和华资之间的腾挪当中,居然真的收购置地集团成功,而且在传媒行业,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
更关键的是,他成功的取得了港督麦理浩的信任,利用置地集团【居者有其屋】计划的掩护,和大陆进行建筑材料等的交换,采买来了大量的国际上先进的生产线和机械。
这些种种,都是原时空当中,中国大陆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国内大规模的引进各种生产线,都还要在几年以后,并且引进的都是国际上淘汰的那种,还要卖给你天价,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国家就是一个妥妥的冤大头,不停地去承接其他国家淘汰下来的生产线和设备。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即便是这些国家的落后产能,对此时的中国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很多设备还是我们给钱都买不到的。
这样的技术封锁,足可见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忌惮和防备。
所以,为了缩短中国和世界的差距,为了加快中国的腾飞与崛起,为了直接拦腰砍断日本家电行业的崛起之路,林火旺向国家建议和联合提前开发了蛇口工业园区。
宝安县的领导最后发言,语气激动却也难掩忧虑:
“小林先生!廖公!蛇口工业园的建设,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建设者和工人同志们日夜奋战下,总算是。。。。。。基本建成了!规模之大、投入之巨、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决心!但是。。。。。。
这么大的投入!上百条生产线,几十万工人!我们心里。。。。。。实在没底啊!同志们都没干过这么大的事!从来没跟国际接轨这么紧密过!
这生产出来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质量能不能比得过日本货?就算质量不差,可我们是新牌子,外国的消费者认不认?卖不出去怎么办?积压在仓库里怎么办?
这要是。。。。。。要是真出了问题,资金链断了,厂子倒了,这几十万工人的饭碗。。。。。。我们。。。。。。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他的话代表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心声,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这也是国内的经济体制决定的,他们都是国营大厂的厂长,拥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却一直应对的是计划经济,压根就不怕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