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716章 代金券引起天下重视(第3页)

第716章 代金券引起天下重视(第3页)

一个穿青布直裰的年轻人突然插话:“诸位有所不知,这券在塞外都能用。鞑靼人认这个,说是比银子好带!”

……

广州城的酒楼里,一个南洋商人举着代金券对着阳光看了半天,突然惊呼:“这纸里有金线!”

同桌的闽商笑道:“何止金线?听说这券泡在水里三天都不烂,火烧还能留字迹!”

南洋商人眼珠一转:“兄台,我出双倍价钱,你帮我换一百张如何?”

闽商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朝廷有令,私下买卖要砍头的!”

……

西安府的城隍庙前,一个说书人正在讲《陈公案》新篇:

“话说那陈国公明代金券时,特意在纸浆里加了秦岭南麓的某种草药汁。这汁液有个特性,遇碱变红,遇酸变蓝……”

台下一个小贩突然举手:“老丈,那要是有人用醋试试咋办?”

说书人瞪了他一眼:“那你就是下一个被锦衣卫请去喝茶的!”

众人哄堂大笑。

……

夜幕降临,金陵城的街巷渐渐安静下来。

陈寒站在皇城角楼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朱标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温酒。

“听说了吗?”太子笑道,“杭州有个老秀才,把代金券裱起来挂在堂屋正中央,说是比祖宗牌位还金贵。”

陈寒抿了一口酒:“浙江布政使司来报,已经有农户用代金券合伙买水车了。”

“好事。”朱标望着远处的灯火,“就是不知道那些士绅又在打什么主意。”

陈寒轻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刚收到的密报,苏州有家米行在券上做记号,准备秋后算账。”

朱标接过信扫了一眼,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传令下去,让锦衣卫连夜拿人。”

夜风吹过角楼,带着远处集市上残留的烟火气。

更夫敲响了子时的梆子,声音在寂静的街巷中回荡。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那拖长的尾音里,仿佛也带着几分喜气。

……

秦淮河的水汽裹着织机的咔嗒声漫进窗棂时,朱幼薇正用银剪裁开一匹缠枝牡丹纹的缎子。

五十六张织机在工坊里排出雁阵,新招的女工们低头引线的模样,像极了河滩上专心啄食的白鹭。

“纬线再密半分就好。”她指尖点在样布某处,身旁的李贞立刻用炭笔作记号。忽然织机声里混入熟悉的脚步声,朱幼薇头也不回地笑道:“虔国公竟有空视察?听说浙江的代金券把粮价压了三成,松江的布商正联名要吊死你呢。”

陈寒倚着门框啃脆梨,汁水溅在簇新的靛蓝官服上:“吊死我也得先排队——方才工部老刘说要活埋我,因为辽东的农具券用了琉球海砂防伪。”

他忽然从袖中抖出张泛紫光的硬卡,“娘子瞧瞧,这是云南特供版,火漆里掺了缅甸翡翠粉。”

织机声突然乱了节奏。最末排的年轻女工偷瞥过来,梭子“啪”地掉在地上。朱幼薇拾起梭子递回去,顺势掐了把丈夫的手背:“轻浮!没见孩子们紧张么?”

她声音压得极低,“听说江西的代金券印错了火印?”

“何止江西。”陈寒摸出块松烟墨在样布背面画示意图,“甘肃的券被风沙糊了暗纹,两广的又嫌太潮……”笔尖突然顿住,他盯着布匹边缘的锁边针法,“这走线……是曹国公家丫头的手笔?”

窗外的云影掠过织机,给朱幼薇的侧脸镀上斑驳的光。

她抽走墨块在砚台上轻磨:“李贞带着十二个姑娘连夜赶的。你那些代金券闹得满城风雨,倒让工坊接了光禄寺的急单。”突然蘸了浓墨在他鼻尖一点,“说!是不是故意的?”

女工们吃吃的笑声里,陈寒抓住她手腕:“天地良心!老爷子非要给农具券加巾帼纺机折价的条款,今早户部还在吵……”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净街司的铜锣声,夹杂着孩童脆生生的歌谣:“一张券,两个钱,娘子买机好纺棉……”

sad4。。sad4。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