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家父宋仁宗 > 第219章(第2页)

第219章(第2页)

因为功过如何,青史自有公论。

须知大唐扫灭群雄,完成统一的数次大战,同样是发生武德年间,而非贞观之时。

而如今提及大唐,言必称太宗文皇帝,高祖武皇帝就是个哪里需要哪里放的摆件+吉祥物。

他儿子只是要面子加降低后世风险,不是没有胆子和本事册封太上皇。

平常仗着父亲的身份摆摆谱,发发脾气就算了,然而要是主动提出封禅……

儿子路还很长,而且以他的眼界丶心性丶手腕,创造一个不逊于贞观之治的盛世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亲往泰山封禅一事上,明显是儿子比他更有潜力。

可若连着三代帝王都封禅,必会为世人所讥。

因此他去封禅,实际上抢的是儿子的机会。

儿子看轻名利不假,但连封禅这种注定会在史册中添上浓墨厚彩一笔的事情都让,还是太出乎他的意料。

这小子到底想做什么?

他所珍视在乎的又究竟是什么?

亲自看着长大的儿子,如今却看不透半分,何尝不是他作为父亲的失败与悲哀呢。

但吃惊归吃惊,意外归意外,赵祯到底是坐了几十年龙椅的人,脑子暂时没想明白并不妨碍他身体本能发动,无比丝滑地接着赵昕的话开始推拒:「朕才浅德薄,哪里是能够去封禅的呢?大战方止,还是不要耗损民力了。」

为君的艺术,在于平衡与拉扯。

而为臣的艺术,在于良心道德自洽与揣摩上意。

巧了,赵昕兼具这两种身份,而且深谙其中三味。

就这么说吧,他无良爹对于封禅一事的推拒力度,堪比过年时与亲戚撕吧红包。

想不想要,那肯定是想要的。但这得靠给的人态度坚决。

于是赵昕撩起下摆跪下叩首道:「正是因为大战方止,所以官家才更需驾临泰山,不然天下百姓何以定心啊。

「臣再请官家驾临泰山,祝祷天地。为天下贺,为我赵氏贺!」

毕竟封禅一事于天下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凝聚共识了。

南来的,北往的,都睁大眼睛看清楚了,这天下到底是谁做主的。

在原历史线中因为打西夏都费劲,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气逐渐被消磨殆尽,帝王拿不出足够的功业,也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再去打扰泰山,凝聚人心共识的方法就变成了封衍圣公,塑造文化认同。

赵昕已经很多年没有在非重大必须场合曲膝下跪了,这冷不丁的来一下,给赵祯带来的冲击还要更甚于封禅之事。

赵祯此时哪里还顾得上别的,连忙近前,想要把赵昕给扶起来:「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但他素来体弱,这几年又沉迷炼丹修道,饶是赵昕看着,也没少偷偷吞服铅汞之物,气候冷暖交替时尚觉身子骨不痛快,如何能扶得起赵昕这个自小打熬筋骨的。

第一次没扶动,他只当自己是没加力气,儿子犯倔,所以他第二次用上了足足「七成」的力道,结果不仅还是没扶动,反而是捏到了儿子衣服下硬邦邦的肌肉。

再垂首一看,是黑黝黝,浓密茂盛的头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