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后只是轻声道:“有一日,算一日罢。”
她说向陈沁,更是说与自己。
……
遑论时局如何,如冉漾这般的六部低阶官员总得各司其职。
她手中鱼鳞图册已辑七成,因前时绘测出了差池,耽误了几日光景。
秋雨绵绵,恰如帝王病势之反复。
冉漾叹息一声,起身去关窗。
今年的秋天,仿佛比往年格外冷些。
雨势断断续续落了一月,落叶纷纷,万物肃杀。
当四十五道丧钟声响起,一声声“陛下驾崩”自禁宫起传遍整座皇都时,冉漾方在修改鱼鳞图册的一处勘误。
她有瞬间的茫然,户部的同僚俱默不作声,自发聚去前厅。
元和三十一年冬,熙和帝崩,举国哀恸。
太子季绪于灵前继位,大赦天下。
国丧三月,百官缟素。大雪纷纷而落,几乎辨不清人影。
权力的更迭远比冉漾想象中还要平和,一应政事运作如常。已是新朝,文武官员无一人敢懈怠。
冉漾往御书房中送鱼鳞图册,在已是宫廷总管的秦让指引下,踏入偏殿。
殿中供奉先帝画像,礼部拟了谥号,曰“敬天弘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文皇帝”,庙号为“仁”,无愧其一生功绩。
新帝跪于画像前,仍是一身素白的孝服。
雪后的夕阳斜映入殿中,但见他清隽挺拔的背影。
冉漾不敢搅扰,帝王长跪,她亦只能在殿中蒲垫跪下,静等陛下谕令。
鱼鳞图置于右手旁,北风起,吹动几页书角。
冉漾怕冷,冬日的衣衫穿得极厚。
夕阳将殿中两道人影拉长,一派寂静。
丧父之痛,冉漾无法与这位九五至尊感同身受。
他富有四海,若说同情与怜悯,实在是自不量力。
冉漾默然片刻,垂下眼帘。
若是自己父亲逝世,她只怕一滴泪都不会落。
“陛下节哀。”
残阳如血,冉漾最后只道了这一句。
朝中平顺安宁的日子,不知还能有多久。
……
帝王登基大典,定于十一月初五。礼部正紧锣密鼓筹备,臣工换下素服,恭候新帝御极。
首辅已称病在府许久,冉漾去探望过两回。
往昔门庭若市的陈府,仿佛随着冬日的寂寥,也一同沉寂下去。
老师从来不是孤注一掷的性子,他能在朝堂屹立三十年不倒,绝非单单倚仗先帝宠信那般简单。
倘若先帝没有走得那般急,倘若太子没有崭露头角那般迅速,或许老师有更多时机为自己保全退路。
踏出陈府大门时,冉漾依稀还能回想起那日寿宴的热闹。
时移势易,世事变化无常。
趁着冬日里少有的晴天,午后冉漾领着怀月在院中收整,许多事情有备无患。
才清点过府中现银,门房前来禀道:“大人,有客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