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土壤虽然与地球土壤有所不同,但经过我们的改造和适配,或许真的能够种植出作物来。”
“万一蓝星要是不能用了,我们还可以移民月球不是吗?”
你这移民移得挺远啊!
玩笑归玩笑,单兴眼中闪过了几分认同。
“确实,如果我们能成功在月球上种植作物,那么人类在未来的生存空间将会得到极大的拓展。”
他认真地说:“骆工的想法其实很有前瞻性,我们确实需要考虑在月球等外太空环境中如何实现自给自足,这不仅关乎到生存问题,更是对我们技术能力的极大挑战。”
老周也收起了笑容,点了点头:“其实骆工提到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其实已经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来探讨在月球等外太空环境中进行农业种植的可能性。”
骆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那他们现在研究的如何了?”
“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他们对月球土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虽然与地球土壤存在很大差异,但并非完全无法利用。”
“通过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我们有可能改善其结构,使其更适合植物生长。”
“此外,研究小组也在尝试筛选出能在月球极端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种类,他们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了一些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逆性的作物,这些作物有可能在月球上成功种植。”
“当然也有一种自动化的装置。”
说着,老周拿出一份资料,骆垚接过,仔细一看,现上面是一个培养液和土壤分离的罐子结构。
看起来相当简易。
如果不是老周手上的资料措辞严谨,骆垚肯定会以为眼前的罐子是某个手工玩家的作品。
骆垚疑惑地抬起头,看着老周:“这……这就是我们的月球农业研究成果?怎么看起来那么像玩具?”
老周脸上飞快闪过一丝尴尬:“这只是我们初步尝试的一个模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作用并不小。”
他指着罐子结构,详细解释:“这个罐子是农科院研的,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制成,能够抵抗月球上的极端温差和辐射,而培养液和土壤的分离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确保它们能够在月球上健康生长。”
经过这么一番解释,骆垚对于“玩具”的印象才稍微好点。
不过只是好了一点。
“这种的是什么?”
“棉花。”
骆垚终于对农科院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究竟是什么人会跑去月球上种植棉花?
老周看他的样子,知道对方误会了,就说道:“棉花是一种相对容易生长的作物,它对环境的要求不是特别苛刻。”
“在月球这样的极端环境下,种植棉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生长条件是最基本的,哪些技术是最有效的。”
骆垚明白了,但他还是对于眼前的生物罐没什么好感:“这东西上了月球,有种在月球上存活不了一天的感觉。”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种植土豆更实在?”
“至少土豆万一成活了,还能供月球上的工作人员吃。”
“最好的是,能够研一个生物圈模型出来。”
“你们刚才不是提到了环境污染吗?”
“生物圈其实能够帮我们更好的理解蓝星运作,这套模式成果了,我们就可以移植到其他行星上去!”
单兴和老周听了骆垚的提议后,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