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乌金照业·魔窟现真容
乌金洞外,血色的暮霭沉沉地压在天际,仿佛一张浸透血泪的帷幕,将整个世界笼罩在压抑与神秘之中。那条蜿蜒流淌的溪水,宛如一条扭曲的血蟒,泛着诡异的铁锈色,水面上氤氲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似是妖邪的气息在弥漫。每一道波纹荡漾开来,都像是一面扭曲的镜子,映出无数扭曲的佛面,那些佛面表情狰狞,似哭似笑,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冤屈与苦难。
玄奘身着一袭破旧却依旧整洁的袈裟,缓步走到溪边。他面容沉静,眼神中透着慈悲与坚毅,弯腰俯身,伸手掬起一捧溪水。就在那一瞬间,奇异的景象发生了——他掌纹间突然泛起一阵幽光,陈宝珍的倒影缓缓浮现。只见那女子青丝如墨,却缠绕着水草,宛如被束缚的冤魂;眼窝里竟游着两尾红鲤,血红的鳞片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显得格外诡异。那红鲤的游动,仿佛是在诉说着陈宝珍被困的痛苦与无奈。
“师父当心!”一声急切的呼喊打破了诡异的寂静。沙僧手持月牙铲,大步流星地冲了过来,月牙铲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瞬间劈开水帘。铲头沾湿之处,顿时冒出阵阵青烟,铁铲表面迅速锈蚀,竟蚀出《地藏经》的残句:“业海茫茫。。。”那字迹在青烟中若隐若现,仿佛是来自地狱的警示,诉说着这片水域蕴含的邪恶力量。
悟空站在一旁,火眼金睛金光乍现,刺透重重雾气。洞窟岩壁上,八百盏人油灯毫无征兆地突然自燃,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洞窟。在摇曳的火光中,无数陈宝珍的剪影在石壁上挣扎扭动,每一个影子的脖颈都缠着乌黑发亮的乌金锁链,它们齐声呼喊:“长老救我。。。”那声音凄厉而绝望,回荡在洞窟之中,令人毛骨悚然。
踏入乌金洞深处,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乌金老妖的王座竟是由半截佛碑改制而成,原本庄严神圣的佛碑,如今却被亵渎得面目全非。碑文“度一切苦厄”被残忍地凿成“食一切血肉”,每一个凿痕都像是一道伤口,流淌着邪恶的气息。小妖们排成一列,小心翼翼地捧着人脑雕成的供盘,那供盘上的纹路还清晰可见,透着阴森恐怖的气息。盘中盛着用《楞严经》包裹的素馍,圣洁的经文被用来包裹邪恶的食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人作呕。
“圣僧来得正好。”乌金老妖缓缓起身,它身形高大,浑身散发着邪恶的气息。它的指甲如同锋利的匕首,划过玄奘眉心,顿时带出一道血痕。那血痕在玄奘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一道命运的印记。“昨日这女菩萨说,要吃大唐和尚的慈悲心肝。”老妖的声音低沉而阴森,充满了恶意与挑衅。
八戒见状,怒不可遏,举起钉耙便要向前冲。然而,他的钉耙却突然陷入地面,青砖缝隙里渗出黑色经卷,仔细一看,竟是历代被食僧人的血写《华严》。那些经文上的血迹已经干涸,却依然散发着一股血腥的气息。八戒只觉得一阵恶心,忍不住干呕起来,吐出的早斋竟化作无数蜈蚣,密密麻麻地爬在砖上,啃噬着上面的梵文。那场景诡异而恐怖,仿佛是一场来自地狱的盛宴。
就在众人震惊之际,陈宝珍的身影突然出现,她穿着绣鞋,缓缓踏过经卷蜈蚣。每一步落下,鞋底的莲纹便印在《十回向品》上,仿佛是在诉说着某种命运的轮回。她腕间的乌金镯突然发出一声脆响,碎裂开来,露出内侧刻的六字真言。那真言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丝希望。
“妖怪骗我吃素斋。。。”女子声音颤抖,眼中充满了恐惧与悔恨。她扯开衣领,锁骨下浮现“南无”二字,那字迹鲜红如血,“原来每块馍都裹着和尚的舍利!”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责与愤怒,自责自己被妖怪欺骗,愤怒妖怪的残忍与邪恶。
玄奘手腕上的佛珠突然绷断,一颗颗菩提子如流星般滚落,滚入黑水之中,瞬间化作金蝉。与此同时,洞顶的钟乳石仿佛受到某种力量的牵引,纷纷坠落。砸碎的供盘中,飞出《金刚经》残页,每一张残页上都写着陈宝珍的生辰八字。那些残页在空中飞舞,仿佛是在诉说着陈宝珍与这场劫难之间的不解之缘。
悟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喝一声,金箍棒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捅穿佛碑王座。碑文溅起的碎屑竟是人牙,密密麻麻地散落在地上,令人不寒而栗。“原来你收集僧伽蓝齿!”悟空怒目圆睁,棒风呼啸,掀翻供桌。供桌底下,露出被蜜蜡封存的八百颗头颅,每颗天灵盖上都刻着“毗卢遮那”。那些头颅表情各异,有的痛苦,有的愤怒,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生前遭受的苦难。
乌金老妖见势不妙,现出原形。只见它龟甲是由雷音寺的瓦当拼成,四肢缠着腐烂的戒牒,散发着阵阵恶臭。“圣僧看仔细!”它张口吐出的黑雾里,浮现出陈员外年轻时砸毁佛像的场景,“这才是业障本体!”那黑雾仿佛是一面魔镜,映照出过去的罪孽,揭示了这场劫难的根源。
玄奘突然跌坐在地,神情恍惚。腕间的蝉纹缓缓爬上陈宝珍的手背,女子尖叫着撕开衣襟,胸口浮现完整《心经》。那《心经》是她前世为比丘尼时刺的血书,如今在这关键时刻显现,仿佛是前世今生的因果轮回在此刻交汇。
沙僧见状,毫不犹豫地取下骷髅项链。那项链在他手中飞速旋转,化作一轮耀眼的光轮。九世取经人的头骨在光轮中发出低沉的诵经声,齐声诵起《往生咒》。那经文仿佛具有无穷的力量,驱散着洞窟中的邪恶气息。乌金龟甲在诵经声中片片剥落,露出底下腐烂的观音像。檀木已被蛀空,虫眼里涌出陈宝珍的泪,那泪水仿佛是对过去罪孽的忏悔,也是对未来的希望。
“原来你我互为因果。”玄奘拾起龟甲碎片,上面粘着陈员外当年的胎发,眼神中充满了悲悯,“令尊毁像时,这妖物就生在嗔念里。”他的话语中透着对因果轮回的深刻理解,也揭示了这场劫难背后的因果关系。
陈宝珍跪地捧起黑水,泪水滴入水中。奇迹发生了,水中映出她前世持戒的模样,那是一个宁静祥和的画面,与眼前的邪恶形成鲜明的对比。溪水突然转清,八百僧颅化作莲花浮起,在水面上绽放,散发着圣洁的光芒。远处传来员外嘶哑的呼喊,山道上火把连成一条归家的菩提路,那火把的光芒仿佛是希望的指引,照亮了众人前行的道路。这场由业障引发的劫难,最终在佛法的力量下得以化解,众人也在这场劫难中深刻领悟了因果轮回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