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很理智的说道:“没有好机会就先暂时忍着,逮着机会再说!到时候一起算账!
李承田他爹以前在镇上当会计,在公家口有不少老关系,咱们现在底子太薄了,没凭没据的翻了脸,吃亏的是咱们!”
“那也不能就这么忍着啊……草!”
“行了,先憋着吧!这点委屈算啥,没有镇上的风波,咱还不会去鬼市呢,鬼市赚的更多!
他再牛逼,总不能把手伸到春城去吧!”
大春听到这,话头一软:“好吧!”
“这事儿烂肚子里,谁也不许说听到没?”
“嗯,我不说!”
“走了,回家!”
……
在街上大路口,文东跟大春儿各自分开回家。
一路上,文东心底都在琢磨这件事儿。
孙银花这人在村里,平日风评还算不错,属于那种你只要尊重她,她还挺知道分寸的‘长辈儿’。
她家小卖部跟文东,以及黄三宝、李承田也没啥利害冲突,不存在背后挑弄事儿的动机。
大概率就是确有其事,对方是得了文东上次送东西的好处,投桃报李来着。
分析完了情报的真实性,文东又琢磨起了报复的手段。
黄三宝那边只能算是干活儿的不是主谋,再锤他一顿也没啥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欺负人呢。
要报仇,还得朝着李承田说话。
得到确切情报跟心里怀疑,心情多少还有些不一样。
文东去还钱的时候,当时心底暗自决定是非恩怨一笔勾销,但是听到李承田让黄三宝还继续盯着自己,这就怪不了文东不讲究了。
还是那句话,重活一辈子,怎么可能让自己受委屈。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文东的风格。
文东不是君子,对付仇人,也不讲什么规矩不规矩,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才是正事儿。
之所以压着大春儿不告诉他,是文东这次不想正面冲突干仗,背地里先出出气再说。
当天晚上,文东没事人似的拎着鱼回了家,大姐很快给做了鲫鱼汤,也算添了一个菜。
吃完了晚饭,文东就没事儿人似的架着鹰出门,在大街上溜达。
这个季节,晚上天还不算冷,街上有村里村民在街边溜达消化食儿,说会话啥的。
文东走了半圈儿,在后街村民老屋边上随手拎了一块半截的青砖,溜溜达达就回了家。
半夜一点多,李承田家一家三口早已经睡熟了。